港澳律師灣區執業試點期加3年

2023-09-30 00:00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有關決定為年輕律師帶來新機遇。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有關決定為年輕律師帶來新機遇。

全國人大常委會本月初通過決定,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試點期限將延長3年至2026年10月4日;同時報考者的執業經歷門檻亦由5年降低至3年,將於今年10月5日起實施。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有關決定為有志以雙重執業資格為大灣區客戶提供跨法域法律服務的年輕律師帶來新機遇、新出路,形容是繼該政策出台後「法律界另一個喜訊」。
林定國又指出,律政司會繼續積極配合內地相關機關的工作,吸引更多香港法律執業者報考,優化香港律師在大灣區執業的安排,加強相互交流,為國家培養更多具備雙重執業資格的涉外法律人才。根據司法部資料,截至今年9月28日,已有357名港澳律師領取了律師執業證(粵港澳大灣區)。律政司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及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合作,計劃在今年內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司法實務培訓班」,涵蓋理論課與實踐課,增強在大灣區執業的香港法律執業者對內地法院處理不同範疇民商事事宜的實務知識。
湯家驊建議執業考試恆常化

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回覆《星島》表示,不斷聽到業界反映「畢業太耐考試會好辛苦」,所以他十分歡迎今次將執業經歷門檻降至3年,並希望能進一步降低。他又建議將該考試恆常化,表示內地毋須擔心大量香港律師湧入,因現時僅部分從事商業、金融、創科相關範疇的法律從業者對大灣區市場有更大興趣,故人數有限,不會對當地法律界造成衝擊。
為青年科企家提供更多律才選擇

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表示,這次決定對大灣區法律務及涉外法治建設的發展,注入了熟悉普通法訓練的年輕力量,對大灣區的年輕企業家來說是好消息,因為大灣區不少初創企業由年輕人創立,亦主打高新科技等產業,相信年輕企業家日後在聘用更了解他們業務的新晉大律師時有更多選擇。
有助發揮香港亞太法律中心地位

香港律師會會長陳澤銘指出,近年香港每年平均有超過600人獲律師資格,當中大部分是青年律師,放寬報考門檻能夠令更多青年律師受惠。他續稱,經修訂的試點計劃將有助進一步推動香港法律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中心的地位。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梁美芬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執業資格是有很大的戰略發展意義,因它從民生、政治和經濟三方面去發揮,若能有更好的政府部門的協助,讓兩地的律師並船出海,就能二十大報告所提出的「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統籌推廣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的希望。

香港中律協創會會長陳曼琪表示,有關措施提高大灣區法治建設和法律人才流動, 讓香港更能發揮作為唯一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的獨特優勢, 亦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活力, 令「一國兩制三法律」更加符合大灣區的實際需要和發展。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林新強表示,今次國務院放寬年資限制的新措施,讓香港年輕律師能參與大灣區建設,有助他們跟上國家的發展腳步,提早在內地建立自己的事業,打好職場生涯的基礎。對國家建設、本地法律業界發展,以至律師本人的職場規劃而言,都有莫大益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