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盤錄3100宗成交按月跌30%

2023-08-15 00:00

佛山新盤上月錄得逾3100宗成交,按月下跌逾30%。
佛山新盤上月錄得逾3100宗成交,按月下跌逾30%。

(星島日報報道)大灣區近數月來樓市情況未如理想,其中佛山新盤交投仍出現跌勢,7月份共錄得逾3100宗成交,按月減少逾30%,中央已出招刺激樓市,樓市亦逐步回暖,惟市場仍有待回復信心。
大灣區多個城市近期整體樓市交投仍受到市場憂慮前景,交投顯著減少,其中佛山新盤於7月份交投出現下滑情況,合共錄得3158宗成交,較6月份約4692宗,按月減少約33%。造價方面,7月份一手每方米平均成交價約為人民幣16479元 (折合港幣每方呎1662元),較6月份平均每方米人民幣約16149元(折合港幣每方呎1618元),按月上升約2.7%。

二手市場方面,佛山交投則保持企穩,7月份合共錄得5131套二手房成交,與6月份全月錄得5154套成交相若,造價方面,7月份二手房平均每方米人民幣約為14990元 (折合港幣每方呎1503元),較6月份二手房平均每方米人民幣約為14887元 (折合港幣每方呎1492元)亦相距不遠,反應二手市場交投趨平穩。
一手樓價按月上升2.7%

港仁置業銷售總監黎誼表示,今年上半年,佛山全市一手住宅成交量約有3.4萬套,與去年同期下降約5%,成交面積約384萬方米(折合約4133萬方呎),與去年同期減少約2%,亦是近6年來成交量的低位。她續稱,據佛山市房地產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佛山新盤網簽的首10位當中,位於里水的宏宇天禦江畔以69套的成績登榜首,平均每方米人民幣不足2萬元(折合港幣約2000元)。

佛山新盤前10位當中,多達5個新盤單月銷售過億,分別是宏宇天禦江畔、瀧景花園、華僑城天鵝堡、東建明德城和映月湖保利天珺,其中映月湖保利天珺為榜中唯一平均每方米人民幣超3萬(折合港幣約3000元)水平。
二手市場交投趨平穩

黎誼續稱,佛山與其他城市一樣,樓市存在着區域結構性矛盾,然而央行降準降息等利好消息,令佛山購房成本「一降再降」,成交最明顯為改善型購買力「鬆綁」,令大型單位如大平層的成交量增加,據中指院數據顯示,佛山樓價在300萬以上的房產成交佔比從去年的14.1%,上升至目前的17.2%,相反總價在100萬以下的房產佔比則從去年的17.7%,下隆至目前的15.9%。

黎誼續稱,佛山二手成交規模連續3個月高於一手住房的成交規模,隨着二手住房「帶押過戶」等政策利好,以及二手住房交樓時間短、配套兌現時間快的優勢,一定程度上刺激二手住房交投量。

佛山市場總體表現呈現緩慢復甦的勢頭,黎誼預期「中心化」情況更加明顯,符合市場預期,佛山市房地產業協會市場研究專業委員會總結,佛山整體樓市情況仍處於築底修復的運行階段,佛山樓市下半年或將繼續保持平穩。

珊瑚有房灣區項目負責人劉華基表示,6月份佛山陸續有利好消息出爐,包括6月初發布今年下半年普通住房標準,6月底佛山公積金貸款上限提升至每人50萬、夫婦最高更可借貸100萬,至7月底佛山市住建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港澳居民購房資格申請流程的通知》等均有利市場交投。

然而政策迎來重大利好消息,帶動佛山交投,期望後續利好政策出台,但政策對市場的影響仍須消化,而且佛山樓市政策基本上已見底,市民對於政策的期望和敏感度仍有待市場逐步反應出來。

本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不少港人重拾北上置業興趣,尤以大灣區為主要入市對象。

黎誼表示,從港人角度,較為偏愛佛山優越環境以及優秀的教育醫療資源等「看得見的優勢」和交通等「預期利好」的因素。

然而佛山存量市場體量不大,截至6月底,佛山一手房存量約1000萬方米(約10764萬方呎),量化約為10萬套房左右,其中禪城區、南海區臨近廣州是港人較喜歡的地區。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