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論政經|中美合作共贏全球之福

2023-06-27 00:00

持續緊張的中美關係,最近彷彿初現轉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波多折的訪華之旅終於成行,除獲習近平主席接見,亦先後與國務委員王毅及外交部長秦剛深入討論雙邊關係。國家展示出改善中美關係的一貫誠意和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但願美方接下來以實際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重回正軌,此乃全球之福。

從雙方會後發表的聲明可見,大家在會面中各自表明了立場,同意加強溝通,改善關係。布林肯表示美方遵守拜登總統作出的承諾,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制度、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各方都希望,這是中美關係重回正軌的積極信號。

中美作為世界超級大國,雙邊關係交惡,影響是全球性的,國際社會普遍對中美關係的現狀感到擔憂。特別是經貿上可能出現「去全球化」,以至「脫鈎斷鏈」等,商界的反對聲音尤為明顯。
推動商界民間交流合作

過往一直有種說法指,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生產,產品大部分售回美國市場,如果中美脫鈎,美企將在重置生產、重整供應鏈上承受較大痛楚,但不會失去相關產品的最終市場。然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艾倫(Craig Allen)早前就指出,美國公司在中國製造的產品有77%是銷售給中國市場,只有7%的產品是出口回美國。換言之,若中美關係真正要脫鈎,美國公司不僅要撤離在中國的生產,更很可能失去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

事實上,習近平主席除會見布林肯外,早前亦高規格接見了微軟創辦人蓋茲,表明推動中美民間交流合作的決心,亦清晰向世界傳達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與世界合作發展的信號。另外,今年以來,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寶潔公司總裁詹慕仁、摩根大通董事長傑米戴蒙等跨國企業高管接連訪華,並獲相當高規格接見,正好反映中美之間的合作發展存在巨大的實際需求和潛力。

包括商界在內的國際社會,都不希望看到中美衝突對抗,也不願在兩國之間選邊站隊。除了經貿以外,尚有很多關乎全球共同利益的議題需要中美兩個大國統領協力應對,包括氣候變化、公共生等。我們明白,中美關係不可能即時恢復到過往的良好狀況,但當前兩國加強政商溝通交流,正為推動雙邊關係止跌企穩創造條件。期望接下來美方認真摒棄冷戰思維,客觀理性地看待中美關係,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匯合作之力、謀共享之福。
李民斌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