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 涵蓋港澳台

2023-06-27 00:00

港府近年加強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
港府近年加強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

(星島日報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次會議,周一起一連3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將提請審議《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這是內地首次針對愛國教育提出法律規管。草案內容列明對不同群體有針對性規定,港澳台人士及海外僑胞等,要特別加強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次會議上將提請審議《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共5章38條,主要內容包括規定相關目標、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領導體制和工作原則、內容、部門職責、對象、實施措施、支持保障等。

至於愛國教育內容方面,包括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徵標誌、祖國大好河山、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範人物事迹等各個方面。同時,草案對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出專門規定,並強調應當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
包括思想政治歷史文化等

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的對象,草案在規定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並對公職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代表性人士、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分別作出針對性規定。

草案還明確,國家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國情教育,增強港澳台同胞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加強與海外僑胞的交流,做好權益保障和服務工作,增進海外僑胞愛國情懷,弘揚愛國傳統。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臧鐵偉(見圖)表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這項法律的着力點。他表示,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對「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劉兆佳:內容應全國統一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指,目前難以定論法令是否延伸到香港,但無論如何,本港都需要參考在內地推動的情況,因應此法的內容精神作相應配合,在學校加以推動,特別是對於國家歷史文化、主權統一、民族身分認同等重大議題的理解,內容就算非百分百相同,理念上也要互相銜接,不能不一致,尤其香港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加要做好這些團結國民、凝聚民族的工作,「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例如鴉片戰爭,是英國對中國的入侵,不能將之簡單化稱為『貿易糾紛』。」

劉兆佳認為,有關法例是因應國家發展需要,面對國際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美方及西方的打壓,中國需要國民更加團結、更有危機感,推動愛國教育的內容應是全國統一,若大家對重大問題有不同理解,不利於國民團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