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擬填90公頃魚塘 9環團批違濕地規劃指引

2023-06-21 00:00

發展局新田科技城項目,擬於明年內填平約90公頃魚塘。
發展局新田科技城項目,擬於明年內填平約90公頃魚塘。

(星島日報報道)發展局正就新田科技城的土地用途進行公眾諮詢,擬於明年內填平約90公頃魚塘作創科用地。長春社等9個環保團體發表聯合聲明,批評政府「發展凌駕科學」,未完成生態研究即公布發展計畫,恐影響達248公頃濕地敏感地區。聲明又指,政府未就發展規模倍增而重做環評,若日後私人開發商又「照跟」,政府恐「自打嘴巴」。他們促請政府修改方案,避免對后海灣這片大灣區獨有的國際濕地,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維護中國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大會主席國的聲譽。
黑臉琵鷺等或受影響

觀鳥會保育主任黃雪媚表示,受發展影響的濕地預計達248公頃,當中包括國際鳥盟認可的重點鳥區和政府於2004年公布的12個需要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擔心大量的候鳥及瀕危動物會受影響,包括全球「極度瀕危」的青頭潛鴨及全球「瀕危」的黑臉琵鷺(見圖)等。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質疑,現時做法是「發展凌駕科學」,指漁護署在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研究面積約570公頃,當中有 141公頃與新田科技城重疊,但研究結果未出政府就「搶先」公布新田科技城計畫,有違濕地保育公園的規劃原意。
質疑「發展凌駕科學」

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指出,現時的新田科技城計畫較舊方案規模大增近一倍,但政府未重做環評,有繞過環評程序之嫌。他提及,政府在2012年計畫「屯門至赤角連結路面填海區」時,曾因應環團要求重做環評,有先例可循,又指若日後私人發展商也「通過環評後又話要加地」,容易出現爭議,故促請政府重做環評,無謂「自打嘴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