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中學設「協夢社」助基層生追夢

2023-04-24 00:00

副校長馬志聰(後排左2)以「心靈疫苗」形容「協夢社」,學生通過活動學習新技能,有助提升自信心。
副校長馬志聰(後排左2)以「心靈疫苗」形容「協夢社」,學生通過活動學習新技能,有助提升自信心。

(星島日報報道)基層生受家境所限,往往未能參與多元化的課外活動,缺乏信心與自我認同。有中學成立「協夢社」,讓基層學生通過社團,免費參加山藝訓練等活動,部分更可考取證書。參與的新移民及非華語學生,學習新技能,克服語言障礙與自卑感。副校長馬志聰形容,社團是學生的「心靈疫苗」,鼓勵他們從貧窮限制「走出去」;未來計畫加入新興活動,以及開辦海外交流團,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
「協夢社」是黃大仙的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今學年成立的新社團,有別於一般學校常見的興趣班或服務學習,強調讓基層生通過不同活動體驗,提升自信。菲非混血兒的中四生唐嘉怡,參加山藝訓練及運動攀登課程後,獲選校方挑選為10名學生大使之一,專責統籌校內大型活動。現時十分健談的她,原來初中時曾因語言障礙,從不主動與人溝通,「當時都因廣東話不好,無法清楚表達想法,便放棄與人說話」,加上家境清貧而感到自卑,她受訪時更一度哽咽。
社團如「心靈疫苗」

唐嘉怡在老師的鼓勵下,努力學習廣東話,在「協夢社」經多次演說訓練後重拾自信,「不再覺得自己輸在起跑綫,而是努力地在追夢的路上奔跑」,期望畢業後成為社工,以自身經歷開導非華語學生。

同樣參加山藝訓練證書課程後,獲選為學生大使的中四生陳佳欣,為校園活動撰寫宣傳文案,以及設計攤位遊戲。本身是內地新移民的她,憶述入學初期因不諳粵語,不敢主動和同學聊天,「以往在內地讀書都說方言和普通話,來港後連老師上課說甚麼,也要同學翻譯才明白。」她指籌劃活動期間,經常與本地同學討論,成功鍛煉粵語口說技巧,「現在懂得用廣東話組織完整句子,有信心與本地同學交流。」

「協夢社」現時有逾60名學生參與,除了山藝訓練外,亦提供運動攀登、化妝、街舞、咖啡拉花班等,從中選拔學生大使,重點培訓。副校長馬志聰形容,社團猶如學生重獲自信的「心靈疫苗」,「學生或會因家庭環境,或語言不通而變得內向,活動鼓勵他們『走出去』,不要被貧窮限制對未來的想像。」他指校方會安排社工及教師,陪同學生參與活動,過程中彼此鼓勵,「老師也有弱點和限制,師生通過活動加深交流,成為彼此的同行者。」
擬辦海外交流團

校長羅裕安亦指,活動聯繫各級學生,協助他們建立人際網絡,不再自成一國。他亦期望學生,不應將學術成績視為成功的唯一標準,「夢想不會是遙不可及,學到一項新技能亦能獲得成功感。」學校擬於新學年擴充社團,加入滑板等新興活動之外,亦有意開辦海外交流團,並安排到台灣進行山藝訓練,拓闊學生的國際視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