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調查:文憑試生壓力水平回落

2023-04-20 00:00

鍾永儀(中)稱,明年文憑試的模式變化大,難以在1年內適應,即使未能如願入讀大學亦未必重考。
鍾永儀(中)稱,明年文憑試的模式變化大,難以在1年內適應,即使未能如願入讀大學亦未必重考。

(星島日報報道)文憑試筆試明天開考。學友社昨公布考生壓力調查,發現應屆考生自評壓力指數平均為7.01分,是疫情以來最低。但學生對英文科的壓力水平維持高企,平均達7.3分。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解釋,隨着社會復常,加上文憑試內容精簡,減輕考生備試壓力。對於試場防疫守則,有考生指或影響應試狀態,認為現時解除措施較為理想。
學友社在上月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762名應屆文憑試考生。以10分為滿分,受訪考生自評壓力平均為7.01分,較去年低0.86分。分數與疫情前約6.8分相近,亦是2020年疫情以來最低。考生身心狀態仍受壓力影響,81.5%人表示感到身心疲累,各有71.4%人表示情緒容易波動和學習動力減退,但出現以上狀態的考生均比去年回落,表示學習動力消減的學生,較去年少15個百分點。壓力來源方面,71.9%受訪考生對於日後出路感到頗大至極大壓力,是眾多原因中最多。
對英文科最感壓力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解釋,今年考試及評核局繼續精簡部分考試內容,加上社會逐漸復常,有助減輕考生壓力,「考生因疫情的擔心逐漸消除,以往文憑試因疫情引起的不確定性亦減低。」近年高中畢業生人數持續下跌,吳寶城指公眾普遍認為入讀大學機會增加,但未必有助考生減壓,「有些考生有特定目標,心儀科目的入學分數近年沒有大變化,未必會因為考生人數減少而容易入讀,令學生擔心日後出路。」

考生對不同科目的壓力均呈下降,唯獨英文科維持高企。將於明天開考的英文科,應屆考生壓力指數平均為7.3分,吳寶城解釋,英語能力需時培養,但考生過去3年受疫情影響,經歷多次網課,對口試的備試影響尤甚,「小組討論講求考生之間交流,網課很難取代實體課的成效。」
考生冀解除防疫措施

今年文憑試考生仍要遵守防疫規定,包括填寫健康申報表和佩戴口罩。應屆考生鍾永儀指,理解措施旨在確保考生的健康,但認為解除措施更佳。她憶述應考英文科口試時,有考生忘記填寫健康申報表,或未有佩戴口罩,雖獲考務人員協助,但影響心情和發揮。為免出現以上情況,她會將口罩和申報表等物資,與准考證放入文件夾,以備不時之需。吳寶城則提醒考生,應盡快了解考試和防疫守則,以免影響應考。

今屆文憑試亦是「末代」通識教育科考試,明年起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鍾永儀稱通識科以外,其他核心科目考核模式亦有轉變,例如中文科筆試部分減至兩份試卷,形容自己「不抱重考的念頭」,「下一屆考生有3年時間適應制度,但我重考只約1年時間準備」,若文憑試成績不理想,或會考慮修讀副學位課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