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cut綫」 主攻免費電視

2023-02-15 00:00

「有線新聞」日後仍繼續以免費電視形式如常運作。
「有線新聞」日後仍繼續以免費電視形式如常運作。

(星島日報報道)媒體市場結構急速改變,收費電視既要面對同行激烈競爭,亦要面對OTT步步進逼,開台30年的有線電視母公司有線寬頻(1097),連蝕14年,期間累計虧損37.3億元,並決定壯士斷臂,昨日下午停牌後,公布提早交還收費電視牌照,6月1日起正式終止傳送收費電視信號,並表明不會裁員並會集中火力發展免費電視業務。交還收費電視牌照後,有線寬頻除免費電視業務外,亦繼續經營寬頻等電訊服務,其網站更有多個招聘廣告,力谷網及免費電視業務。
政府昨日公告,同意有線電視交還牌照一事純屬商業決定,批准有關申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言人指,有線電視近年連年虧損,經營環境困難,交還收費電視牌照純屬商業考慮,政府尊重有關決定。有線原本於2029年5月收費電視牌照才到期,提早6年交還牌照。
去年訂戶人數跌破70萬

有線寬頻於1993年6月獲發收費電視牌照,1999年11月在港上市,當年以10.39元招股,現已位列「仙」班。有線曾一舉取得四大聯賽(英超、意甲、德甲、西甲)轉播權,2002年又取得世界盃獨家轉播權,用戶人數持續增長,輝煌一時。

但2008年起,有線寬頻年年蝕錢,經歷賣盤、搞免費電視都難以轉盈,近5年更配股、供股樣樣齊,向市場累計「抽水」近20億元,最終仍要「壯士斷臂」止蝕,決定有線收費電視於6月1日起正式「收台」,終止傳送收費電視信號。有線寬頻自08年至去年6月底,累計虧損37.3億元。訂戶人數亦由2011年底高峯期逾110萬戶,降至去年6月底只有68.3萬戶,當中未知多少是全費用戶。該集團指,將繼續投資於其數碼資產,以支援其免費電視業務、旗下i-cable.com及hoy.tv網站。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林樵基認為,互聯網串流平台正崛起且收費較低,付費電視經營壓力重,現時放棄該部分業務,並將公司資源整合至發展更好的免費電視業務,或更有利有線的長期發展。

有線寬頻昨午停牌後,於傍晚公布,在牌照正式交還前,將確保所有現有客戶可以繼續收看收費及免費電視頻道內容,有線於網站公布對用戶的安排,若訂戶完約期在6月1日或之後,則毋須遞交終止服務文件。但於5月31日或之前完約的訂戶,則須於完約前30日遞交終止服務申請,否則將以基本月費按月提供服務至5月底。而用戶可保留現有機頂盒等設備,亦可到有線提供的回收點交還。而在五月底「收台」前,將開放10條包括娛樂、電影及紀實等頻道予所有住宅收費電視用戶。

此外,有線表示旗下免費電視業務不受影響,其他業務包括寬頻通訊、電話服務、網絡建設、流動通訊等業務也會如常繼續營運。截至去年中,其有1150名員工,市傳該公司會裁員1成,有線寬頻澄清,放棄收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後,其人才及資源將投放於免費電視、寬頻通訊等業務。

有線寬頻於昨日下午1時16分起停牌,停牌前跌2%,報0.049元,並申請今日復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