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諾軒揭「35+」由飯局開始

2023-02-14 00:00

區諾軒曾在民主派記者會上,講解初選公民投票的安排。
區諾軒曾在民主派記者會上,講解初選公民投票的安排。

(星島日報報道)民主派47人涉嫌參與「35+」初選,爭取立法會過半否決財案「攬炒」被控,16人否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受審。認罪被告區諾軒昨以「污點證人」身分出庭作供稱,「一切由(一月尾)一個飯局開始⋯⋯第一次喺呢次事件上我同戴耀廷傾初選呢個問題」,席間戴提到「要爭取五大訴求,如果民主派立會過半將會係一個大殺傷力憲制武器」。
被告區諾軒身穿灰色毛衣和深藍色上衣,在3名懲教人員看管下經特別通道入庭,在證人台前向法官及被告席點頭,眾被告表現平靜。區諾軒主問中交代自己曾任職區議員及立法會議員多年,2021年1月6日被捕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其後認罪。
李永達李卓人黃浩銘等列席

區諾軒憶述2019年12月,戴耀廷於《蘋果日報》撰文《立會奪半 走向真普選重要一步》,最初自己曾在報章讀到,惟尚未曾與戴聯絡,直至翌月「泛民主派政黨開始有留意到戴耀廷文章發表」,然後「一切由(一月尾)一個飯局開始」,與會者包括李永達、李卓人、黃浩銘及戴耀廷,「飯局重要性因為第一次喺呢次事件上我同戴耀廷傾初選呢個問題」,自己當時剛卸任立法會公職,打算赴日留學前有長時間空檔。

飯局中戴曾表達「立會過半」願景,重點有三,包括在區選大勝後思考如何再下一城,在立法會贏得更多議席;正值反修例運動,五大訴求為其主要內容,遂想如何爭取五大訴求;加之區選大勝,故思考如何設立公民參與機制,活用區議會民主派贏得的議席,結合「黃營」媒體建立一個平台。

區提到當時席上曾經初步討論如泛民主派想擴大議席需要協調機制,因為過去選舉中泛民一向得票比建制派多,卻得不到相應比例議席,究其原因在建制派自2008年起已建立了成熟的協調機制,反觀泛民主派卻直到2020年也未能仿效,「泛民主派有太多名單參選,導致浪費咗一啲票」。因此席上眾人討論如何建立協調機制,容許泛民主派、激進民主派以至本土派「無論任何黃色陣營入面被歸類為政治勢力,若有意參選立法會,係咪可以互相協調,善用選票,繼而按比例地當選」。
倡以公民投票選出泛民代表

區續指,席上戴提議用公民投票形式舉行初選,大方向為不同選區選民,透過公民投票去選出所支持的泛民主派代表,以排名決定出選優先次序,而在五個地區直選及「超區」建立協調機制,理應在每一個選區裏面得到佔多數議席即「66443」。區續指飯局中戴提出初步構想而作出相關推算,對於與會者而言,「當然民主派能夠贏當然係好,要推展民主派要實現到需要更加多工作」。席上區同意「立法會選舉若果民主派能夠過半,建立到協調機制係一個好大進步。」

戴當時又指「要回應反修例運動,要爭取五大訴求,如果民主派立會過半將會係一個大殺傷力憲制武器」,戴解釋重要之處包括民主派對政府會有更多議價能力,以及佔有多數議席可以利用《基本法》賦予權力行使否決權,當時雖無特定否決對象,但包括《財政預算案》,另外亦可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警暴,回應五大訴求。區形容當時戴指出了一個可能性,而否決議案等選項,對在席資深政治工作者而言均耳熟能詳,故「無為意佢所講特別含意。」
案件編號:HCCC69/2022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