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香港法院不能停留在恐龍時代

2023-02-13 00:00

2021年,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指明,香港要發展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十四五規劃》不單止是給予香港的國家定位和政策優惠,更是香港的工作任務。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在2022年的七一講話中提到,「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保持普通法制度。」

但是,即使香港政府和律政司有意配合國家發展,將香港發展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香港司法機構似乎仍缺乏發展動能,發展效率非常緩慢。
電子化進度緩慢

以法庭電子化為例。2004年司法機構的《民事司法制度改革最後報告》中提及:「建議79:採取步驟,發展法庭現有的電腦化系統,以配合改革的進行。電腦系統不單要提供行政事務上的支援,更要提供案件流程管理、資源調配及資料管理等功能。」  

直到2020年疫情爆發後,香港司法機構才增設電子提交平台和臨時容許遙距聆訊,有限度容許小部分案件,通過電子方式提交文件和遙距聆訊。

正是因為法庭電子化進度緩慢,在新冠疫情期間,香港司法系統崩潰。2020年全年18%的法院案件因為新冠疫情而受影響。2022年4月第五波疫情爆發期間,法庭宣布不接收文件,卻又沒有好合適的安排去接收和傳遞電子文件,甚至拒絕使用電郵,導致當時司法運作非常混亂。同期,香港各仲裁機構利用電子郵件文件傳遞,都沒有問題。仲裁是必須保密的。第五波疫情過去後,我們沒有聽到任何泄密的問題出現。為何公開的法庭卻認為電子郵件有問題呢?

鄰近的新加坡、杜拜,甚至是內地,法庭電子化已經非常先進,早已拋離香港。新加坡早於2000年代已落實法庭文件電子化。內地早已實行網上遙距審訊。內地法院的電子即時文字記錄可以立即將法庭聆訊記錄,在聆訊結束當日交給控辯雙方確認。這些法庭電子化設施大大縮短法庭處理案件文書時間。

第二個例子是法庭長時間不夠法官,長時間排期冗長、出判詞太遲、檢控太慢。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根據多年的《香港司法機構年報》顯示,高等法院和區域法院的民事訴訟排期的時間,多年來平均需時超過90日至半年;高等法院刑事訴訟的平均排期甚至要383日。有律師表示,部分案件在聆訊後需要等候1至3年才有裁決。

根據《2020年香港法律執業者收入基準研究》,有近一半的大律師和資深大律師願意任職司法機構;區域法院法官和裁判法院法官的薪酬,比同等年資的大律師分別高7%和19%。既然有大律師想擔任法官,而法官薪酬又較吸引,為甚麼法庭長期不夠人手呢?有沒有人做過調查研究報告去研究這個問題呢?

作為執業三十多年的律師,我對上述情況感到非常意外。香港的法治是首屈一指,因為我們的法院公平公正,程序正義。但如果是因為缺乏法官和檢控官的問題而導致我們的法治受到影響,這些問題其實全部都可以彌補。

2022年12月,我與法律界進行《最關心的法律界業務發展議題》的問卷調查,發現「法庭排期審訊和結案時間太長」及「加速法庭電子化」是現時法律界最關注的議題,分別獲得56%和48%的律師關注。
檢討現行司法制度

法庭電子化緩慢和法庭人手不足,這是錢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我相信,香港政府支持香港法治。財政司司長已向我擔保,只要司法機構伸手要錢,政府會立即給錢。錢從來都不是問題。

香港法院不能停留在恐龍時代。我們需要立即正視和檢討現行的司法制度,才可以達成《十四五規劃》國家給香港的任務,將香港打造成「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令香港發展成為全世界仰慕的法律服務中心。
林新強_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