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經理遭「小學同學」騙2000萬

2023-01-03 00:00

區域鏈合規專業人士協會法律顧問吳文謙(左)、警方網罪科警司范俊業(中)及總督察葉卓譽(右)齊表示,市民須慎防網上投資騙局。
區域鏈合規專業人士協會法律顧問吳文謙(左)、警方網罪科警司范俊業(中)及總督察葉卓譽(右)齊表示,市民須慎防網上投資騙局。

(星島日報報道)網上甜蜜情緣,或是投資騙局!警方去年一至十月接獲逾一千三百宗網上情緣騙案,當中有六百多宗同時涉及投資騙案, 其中一名公司女經理被謊稱「小學同學」的騙徒騙走二千萬元積蓄,亦有餐飲從業員誤中美人計,被哄騙投資加密貨幣,結果情財雙失。為提高市民防範科技騙案的意識,警方本月至三月舉行「全城守網」網絡安全運動,當中包括推出「防騙視伏器」手機應用程式版本,以協助市民識破騙局。
警方於二○二二年一至十月接獲一千三百○九宗網上情緣騙案,損失金額達五點八億元,當中有百分之四十九、六百三十八宗同時涉及投資騙案。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范俊業召開記者會表示,有關騙徒會假扮專業投資者,以「低風險、高回報」誘使「愛人」進行虛假投資,特別是虛擬資產,並指示將資金轉帳到其指定戶口或電子錢包,不少受害人其後發覺被騙走畢生積蓄,往往因而破產,或患上抑鬱症,甚至有自殺傾向,陰霾揮之不去。

至於網上投資騙案,警方去年首十個月接獲一千五百○三宗,較前年同期大升九成,損失金額達七點七億元,當中百分之六十九、一千○三十五宗與投資虛擬資產有關,其中一名四十六歲公司女經理,去年三月經WhatsApp通訊程式與「小學同學」接觸,不久被誘使投資虛擬資產,最終被騙去二千萬元積蓄。

五十八歲餐飲從業員李先生則通過錄影片段親述受騙經過。他表示,去年九月初透過facebook結識一名女子,其後雙方轉至WhatsApp通訊,初時傾談只圍繞生活習慣,後期對方自稱在美國一家科創公司工作,有投資公司的資料放在其公司的伺服器,從中得到內幕消息,投資獲可觀利潤,建議一同投資,李隨後根據指示在網上平台開戶投資加密貨幣,但要先投資USTD(泰達幣)才可買到女方所指的加密資產(Sushi)。
餐飲員被哄買加密幣「情財雙失」

李先後四次投資共十八萬港元,曾在半個月賺了六千至七千美元(五萬多港元),但只是帳面數目,直至某天在平台發現Sushi價格暴跌九成,遂即時「斬倉」 ,並打算取回剩餘的一千七百九十多美元,翌日卻發現戶口消失,亦沒法聯絡女方。

區塊鏈合規專業人士協會法律顧問吳文謙表示,香港證監會將於今年六月設立牌照制度監管虛擬貨幣平台,建議投資者屆時使用已獲政府發牌監管的平台進行交易,投資者亦應進行資料搜集,以了解投資平台的真確性。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葉卓譽表示,為加強市民對網絡安全及防範科技騙案的意識,警方本月至三月舉行「全城守網」網絡安全運動,包括下月十八日舉行「全城守網嘉年華」,亦會推出可查詢可疑來電、交友邀請、投資網站等是否有詐騙風險的「防騙視伏器」手機應用程式版本,同時派出宣傳車宣傳滅罪訊息,亦會到中小學舉行講座,提升學生數碼素養和認識網絡陷阱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