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推動香港青少年參與大灣區體育運動交流

2022-12-05 00:00

體育運動,能夠強身健體、鍛煉意志,而體育競賽更加能夠凝聚民心,激發愛國情操和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的世界盃足球賽事,便是最明顯的例子。球場內外都充分展露出澎湃的愛國情緒。各國球迷都是竭盡全力來支持自己國家隊的每一場比賽。因此筆者一直以來致力提倡和支持特區政府於大、中、小學推廣體育運動和比賽。

政府不遺餘力推動體育發展

近年,香港的整體體育和運動健兒的水準都提升不少。去年的東京奧運會,香港的選手更大放異采,共奪得六面獎牌,創下香港有史以來的最佳奧運成績,包括張家朗在男子個人花劍項目上為香港摘下的第二面奧運金牌,以及香港「飛魚」何詩蓓在游泳賽事當中拿取的兩面銀牌。筆者認為,香港近年在不同國際體育競賽中連創佳績,除了我們的運動員努力奮鬥之外,特區政府也應記一功。 

香港特區在推展本港體育事業發展方面,一直不遺餘力。筆者預見,新成立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會在精英化、盛事化和普及化之外,集中和整合文化、藝術、體育和旅遊的資源,並統籌和引領這幾個領域的綜合互補協同發展,這將進一步壯大香港的體育運動事業。不過,為了延續香港近年在體育運動領域的佳績和培育新一代精英運動員,筆者藉此篇幅向特區政府獻計。香港特區政府不妨為我們下一代在體育運動上再投放更多資源和開拓更多參與、鍛煉和比賽機會,而粵港澳大灣無疑是香港青少年學習和磨練體育競技的最便利、最廣闊的平台。早於○三年,香港特區政府已與廣東省和澳門政府簽訂了《粵港澳體育交流與合作協議書》,以透過體育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用和全面提升區域體育水準。三地政府也從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人才交流和培訓、體育科研和體育產業合作等範疇,手確立交流和合作的方向。疫情之前,粵港澳三地每年均合辦不少體育交流活動,包括足球、籃球、羽毛球和柔道等。然而,筆者希望這些交流活動能夠更加「定期性、常規化、廣泛化」,其中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方案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一大、中、小學生的體育聯盟,以體育專案為紐帶,跨區域組建。每個聯盟旗下形成特色的、專門的運動比賽項目,包括一些傳統項目足球、籃球、羽毛球、棒球等,還可以設立灣區小學生喜愛的特色項目聯盟,比如跆拳道、溜冰等。以聯盟為單位,定期舉辦賽事和體育交流活動,如體育夏令營、冬令營等,成為三地中小學生常規化的體育交流平台。再比如說要體現交流活動的「廣泛化」,我們可以着力打造一批大灣區青少年賽事IP,例如大灣區青少年運動會、青少年自行車賽、青少年體育城際爭霸賽等,邀請大灣區11座城市的青少年參與同場競技。

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運動論壇

除此之外,為了深化香港與大灣區在體育運動方面的交流和互相學習,香港特區政府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定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或學校體育運動論壇,激發香港年輕人和中小學生的積極廣泛參與體育運動。以上賽事交流活動其實並不是要香港特區政府「大包大攬」,可以採用更靈活的方式,吸引香港和內地的企業機構和民間力量參與進來,把我們香港打造成大灣區最高、最熱的青少年賽事活動平台,同時也促進了香港與內地的體育產業交流發展,整體增加大灣區青年賽事的影響力。

憑藉與大灣區的同輩交流,不僅可開拓香港青少年的眼界,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更可以激發民族自豪感,繼而強化他們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因此透過與大灣區的體育運動互動交流,實在是「一箭三雕」—提高香港市民的健康水準,促進香港融入大灣區,以及提升香港青少年的「中國人」身分認同。
朱鼎健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