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業聯合會 倡先免專才額外印花稅

2022-11-14 00:00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溫佩麟建議,外來專才在港置業毋須繳交額外印花稅。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溫佩麟建議,外來專才在港置業毋須繳交額外印花稅。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就業市場隨經濟活動逐步改善,各界人士對於上月特首《施政報告》提出香港要「搶人才」,有着不同見解。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溫佩麟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談及,《施政報告》當中,並未針對人才在港置業提出有效措施,對香港引進外地企業亦沒有對應政策。他對專才來港置業需繳額外印花稅的規定,提出自己見解,建議外來專才在港置業毋須繳交額外印花稅,若該專才在香港並未住夠7年,政府方可追回未繳的印花稅,這樣不僅減低專才來港置業的成本,又可鼓勵他們延長駐港時間。 

《施政報告》提出,向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的額外印花稅。外來人才如在港置業,可於居港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申請退還為首個自住物業已繳付的額外印花稅。不過,溫佩麟卻認為,可以先豁免額外印花稅,若未住夠7年才追討。

他續指,企業於香港經商最重要的是法制、人才及稅制。目前港府推出外國來源收入豁免制度(FSIE稅制),其中免稅標準並不具體。新加坡作為香港在稅制方面的主要競爭對手,他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仿效新加坡政府,將相關免稅標準具體化,從而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大灣區有助退休經濟

早前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新加坡首度超越香港,而溫佩麟卻表示,無論是市場股票交易量還是上市公司數量,香港都具有明顯優勢。此外,香港背靠祖國,相對於新加坡來說,是無可取代的優勢,大灣區令香港市場擴大很多倍。此外,他認為大灣區有助香港發展退休經濟,而內地的大灣區城市可藉樓價低優勢,做退休經濟相關的生意。

今年香港人口創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而溫佩麟認為此現象短期內很難解決,若不靠輸入人才以豐富香港的人才庫,就很難保持香港競爭力。而他建議政府在吸引人才方面,除了置業稅方面要具體清晰,還可透過舉辦各種大型盛事,向外界發放香港經濟正在恢復正軌的訊息。而企業吸引人才方面,他認為目前各行各業都都遇到人力不足問題,目前年輕人更注重企業文化及理念,建議企業應淡化層級觀念,並且加入一些新鮮思維及事物,從而更好的與年輕人溝通。

此外,他還建議政府積極籌辦海外活動,把相關大型國際活動「搶」回來,同時多推動招商引資活動,從而對外說好香港故事。他對明年香港經濟依舊保持樂觀看法,雖目前通脹依舊高企,但仍處於可控狀況,加上香港的貨幣仍然穩定,這將刺激旅遊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即使2023年出現經濟衰退,他預測香港仍會有起碼2%的經濟增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