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匯市場港續列第四

2022-10-29 00:00

金管局公布,截至2022年4月,本港外滙交易的日均成交額為6944億美元。
金管局公布,截至2022年4月,本港外滙交易的日均成交額為6944億美元。

(星島日報報道)聯儲局開啟加息周期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導致外匯市場大幅波動,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顯示,英國於2020年底完成脫歐後,其首都倫敦雖然仍是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惟領先地位正在削弱,市佔率由2019年至今下降5個百分點,而美國及新加坡在同樣背景下,錄得外匯市場份額上升。香港雖然保持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地位,但市佔率下降0.5個百分點,與新加坡拉開距離。 
市佔率倒退0.5個百分點

倫敦因處於亞洲及美洲時區之間,一直保有外匯市場一哥位置,但值得關注的是,根據BIS數據,其全球外匯市場佔比,由2019年的43.2%,下滑至今年的38.1%;美國則以19.4%排名第二,較3年提升2.9個百分點;新加坡位列第三,市佔率增加1.7個百分點至9.4%。香港為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但市佔率由7.6%降至7.1%。

該行在展開為期三年的調查後統計得出,全球每日外匯交易量達到7.5萬億美元,較2019年的6.6萬億美元,增長只有14%,由外匯掉期及遠期市場交易量上升的共同推動。對比之下,2019年增長速度為30%。BIS表示,前述增幅幾乎為所有調查中最低的三年期增長率,不過在數據收集期間,外匯市場波動加劇,主要由於發達經濟體利率走勢不明、大宗商品價格飛漲及俄烏地緣政治局勢緊張。

另一方面,香港金管局公布,本港外匯交易的日均成交額,由2019年4月的6321億美元,增長9.8%至2022年同期的6944億美元,主要因為即期交易增長20.1%或225億美元,及貨幣掉期交易上升97.2%至211億美元。該局稱,外匯掉期合約仍是交投最活躍的工具,佔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的61%,約4239億美元,佔比略低於2019年4月的66%。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