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局增醫院學校資源 每年涉400萬額外開支
2022-10-05 00:00
(星島日報報道)需要長期住院或患病而不適宜回校上課的中小學生,一般獲安排在醫院學校就讀。教育局今學年起,增加醫院學校的人手編制和資源,包括增加中層管理教師與營辦津貼等,預計每年涉四百萬元的額外經常支出,以加強教學質素。副校長龍婉玲指,前綫教師因應學生病情與疫情等變化,須靈活應對,形容他們都是有心人。
紅十字會醫院學校主要為公立醫院留院三日或以上的中小學生,提供教學服務,涵蓋十九所醫院的普通科和精神科。校方會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個人或小組形式授課,甚至為未能離開病牀的學生,提供牀邊授課;至於因患病而不宜在主流學校就讀的學生,亦獲在家學習的教學服務,以便日後重返校園時,能跟上進度。
副校長:教師流失不嚴重
當局今學年起增加醫院學校的人手編制和資源,教育局特殊教育分部高級教育主任黃婉燕稱,新學年醫院學校高中每班的教師人手編制,由以往的一點五人,調升至二點一人,與津貼中學及特殊學校看齊;醫院學校校長職級由二級校長,提升為一級校長,相當於核准開辦十八班或以上的「大校」。
另外,新學年起高級學位教席和教師助理職位,將分別增加三個和一個,包括營辦開支整筆津貼、全方位教學津貼等資助亦增加。黃婉燕指,新措施預計每年增加四百萬元的額外經常性開支,並強調新措施旨為學生提供更適切的教育,並非應對教師流失潮,挽留人手而考慮。
醫院學校的學生不少是患病住院,紅十字會醫院學校副校長龍婉玲指,學校亦採用混合模式上課,按照學生病情、所在醫院和病房等,決定以實體或網課形式上課,甚至有機會因疫情變化而改變,準備時間亦緊張,「教師都要靈活應變,以應對不同情況。」她又指,醫院學校教師流失不嚴重,形容現職教師均是有心人,為特別需要的患病兒童服務。
因應學生病情 靈活上課
現年十八歲的周俊廷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約兩年前起接受醫院學校教育,除了學習中英文等主修科目外,亦選修視覺藝術、生物兩科。他解釋,患病令他容易疲累,難以適應主流學校的校園生活,「有時需要突然到醫院看醫生,在醫院學校較容易申請病假或調動課堂。」他又相信,即使過去數年因患病未能入讀主流學校,醫院學校亦會協助他跟上學習進度。
醫院學校除了提供各科的教育,亦安排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及其他學習經歷。自幼喜歡繪畫和創作的周俊廷,在就讀醫院學校期間,參與「藝術信箱」等活動,甚至與主流學校進行藝術交流,曾參與產品設計比賽等活動,而教師一直鼓勵他創作,「尤其之前參加產品設計比賽後,對我繼續創作的興趣是很大鼓勵。」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