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林蔭下教育:新界和離島學校的故事

2022-09-26 00:00

金錢村何東學校楊松華老師和學生在宗福學校前合照。攝於二十世紀上半葉。
金錢村何東學校楊松華老師和學生在宗福學校前合照。攝於二十世紀上半葉。

昔日鄉村學校遍布新界和離島,為農村和漁村的學童提供基礎教育。隨着城巿發展和時代變遷,村校由戰後高峰期的八百多所,到如今僅餘不足二十所,並以不同的轉變,配合辦學和教育的需要。 

力瀛書齋(又稱力瀛書院)是香港地區已知最早的書院,由錦田鄧氏祖先鄧符(字符協)於一一○六年至一一一○年間建立。早期的書院、書室、書塾等多以名士學者為中心,從一些祀賢祠演變而成,既是讀書的地方,亦兼具祭祀先賢的功能,主要是幫助學子通過科舉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儘管新界地區在一八九八年納入港英政府管治,但因港英政府早期對新界採取不干預態度,新界傳統書塾的教育模式和功能最初並沒有太大變化。其後,當清政府於一九○五年廢除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培養備考科舉人才的新界傳統書塾地位受到嚴重衝擊。幸而新界的教育事業並未止步,書塾在傳統的「四書五經」課程中,加入珠算、尺牘等應用科目,以滿足當時社會需要及幫助鄉村子弟學習謀生技能。一九二○年代初,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推行「壬戌學制」,隨後更規定小學需要教授十二個科目,內地學制變化因而促成了新界書塾的轉型。一九二六年,大埔官立漢文師範學校成立,為新界學校培訓老師。接受新式師範教育的老師逐漸取代舊有塾師,而書塾也從名字、教學模式等多方面轉型成今天的「學校」。

二戰後鄉村學校發展迅速

二戰結束後,國共內戰接踵而至,大量難民湧入香港,鄉村學校發展迅速。到了一九八○年代,香港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加上部分新界村民移居,適齡學童人口不斷減少,影響生源。此外,一九八○年代新市鎮發展,設有二十四所教室的標準校舍陸續建成,令鄉村學校日漸式微,可幸仍有不少成功變革,繼續在新界各區作育英才。

早期新界學校主要承襲書塾傳統,大部分校舍借用祠堂地方或兼作祠堂之用,小部分則由村民集資興建。隨着時代變化,新界分別發展出由傳統氏族、宗教團體、同鄉會、業務社團、個人或民間組織興辦的各類學校。

香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中轉站,享有水運之利,吸引中原氏族南來定居,例如錦田鄧氏、新田文氏、上水廖氏等。宗族興辦的鄉村學校獲本族大力支持,除撥出田地興建校舍外,更提供不少設施。港英政府接管新界後,西方傳教士紛紛到新界各區,開展傳道及教育工作。至於在新界和離島辦學的本地團體,則有新界農工商業研究總會(新界鄉議局前身)、香港東莞同鄉總會、長洲漁業聯合會等,照顧不同背景學童的需要。

眾多歷史悠久的新界和離島學校參與及推動區內教育發展。在保存本地傳統文化方面,不少由氏族、鄉村和同鄉會開辦的學校,將教育與鄉村節慶互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活動了解和感受傳統習俗及其歷史意義。

教育與鄉村節慶互相結合

一些學校會將節慶日子訂為學校假期,讓學生參與慶祝活動。上水金錢村何東學校將每年大王福德寶誕正日(農曆正月二十日)訂為假期,讓師生能夠參與村內全年最熱鬧隆重的節日。部分學校更借出校舍作為慶典場地,好像長洲國民學校於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借出校園舉辦敬老及新春燈酌,聯誼島上街坊與鄉眾。

此外,不少由氏族開辦的學校更鼓勵學生參加本族的祭典,讓子弟不忘祖訓,學習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元朗新田惇裕學校由文氏所創立,因此每年的文氏青山省墓都是該校的重要活動。而廖氏祭祖亦是上水鳳溪小學畢業生的共同回憶,即使畢業了半個世紀,校友對廖氏秋祭的省墓歌,依然印象深刻。

(註:本文由《香港志.教育卷》專家小組組長、香港教育大學李子建教授、鄭保瑛博士及鄧穎瑜女士合著。因出版格式所限,參考資料從略。文中內容純屬筆者個人意見與觀點,並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學及其立場。)
鄭保瑛博士、鄧穎瑜女士、李子建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教育故事」叢書系列共同主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