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鄉村防洪三寶 居民免水浸之苦

2022-09-05 00:00

新田鄉村防洪計畫的蓄洪池,池面面積約一萬六千四百平方米,成為首個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試點。
新田鄉村防洪計畫的蓄洪池,池面面積約一萬六千四百平方米,成為首個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試點。

(星島日報報道)新界西北地區以往經常水浸,村民苦不堪言,渠務署為緩解問題,推行一系列長遠改善措施。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發表網誌表示,除進行河道治理工程,渠務署已完成二十七個鄉村防洪計畫,保障位處低窪的村落,其中新田鄉村防洪計畫覆蓋七條低窪村落,共約五十一公頃的範圍,相當於兩個半維多利亞公園的面積,保護約三千五百名居民免受水浸風險。

甯漢豪引述渠務署特別職務部工程師黎康豪介紹說,鄉村防洪計畫的工程一般包括「三大法寶」——防洪堤、蓄洪池,以及雨水泵房。防洪堤能防止暴雨時大量雨水湧入村內,而村內的雨水則由雨水系統收集並儲存在蓄洪池內。當蓄洪池內的水位上升至預設高度時,雨水泵房內的水泵會自動開啟,把雨水抽到防洪堤外的河道或大型排水道排放。

首試浮式太陽板

甯漢豪表示,新田鄉村防洪計畫的蓄洪池屬計畫中最大,池面面積約一萬六千四百平方米,相當於十三個標準泳池,提供了合適場地作為部門首個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試點。該系統由七十塊太陽能光伏板組成,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三萬七千度電,以淨發電量計算,產電量足夠供應新田雨水泵房運作使用。

系統已於今年初完成,但工程團隊在設計和施工時均遇到不少挑戰。甯漢豪引述渠務署土地排水部工程師詹世丞表示,看似靜止不動的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涉及的力學大有乾坤,要考慮風力、雨量及水流等外在因素,一方面盡量減低每塊太陽能發電板的重量,令系統更容易浮起;另一方面要有足夠的拉力,避免系統在惡劣天氣下被強風吹起,偏離原本設計的位置。

甯漢豪:「暹芭」襲港表現良好

工程團隊在設計池底的錨固系統時亦花了不少心思,以防系統因撞擊而損毀,或因大幅度移位而令電纜斷裂等。由於現場環境所限,團隊須在現場「落石屎」製造錨定塊,以解決運輸物料的問題,故需要準確計算施工時間,將蓄洪池水位降至最低,同時要盡量減少施工時間,避免對景觀及候鳥棲息帶來太大影響。

甯漢豪表示,七月初颱風「暹芭」襲港,渠務署曾緊密監察系統情況,最終確認其表現良好,令該署更有信心考慮在其他蓄洪池安裝。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