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筆論政|慎防求職陷阱

2022-08-24 00:00

一般的求職陷阱都不外乎騙財騙色,但「KK園區」令人髮指之處在於它不是單純要錢,而是要誘騙禁錮,逼迫人進行詐騙的勾當,並對不服從或不達標的人進行不人道的對待。犯罪集團規模之龐大、手法之惡劣,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容易令人不虞有詐。很多一心求職「搵快錢」的港人於到步泰國、被人帶去緬甸後才發覺不妥,但為時已晚,護照已被沒收。少數人可以成功逃脫,但大部分人都困在園區。筆者早前就接獲一名家屬的求助,她的兒子透過網絡社交媒體接觸到一個求職廣告,很快就有接頭人代買機票和訂酒店,把他送到泰國後再轉到緬甸,從此失去人身自由。每日只准許有幾分鐘時間和家人聯絡,全程受到監視。她的兒子表示見過有人嘗試逃走而被毆打、「工作」不達標就不准吃飽肚子,奴隸式的剝削實在駭人聽聞!由於事件涉及跨國犯罪活動,筆者已向特區政府反映,請求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協助營求被困的港人。
過去半年 投資電話騙案涉款5億

根據警方最新公布的數字,上半年香港整體治安情況穩定,大部分罪案錄得下跌。但詐騙案件數字的升幅顯著,而且當中超過七成與網上騙案有關。騙案的損失金額亦相當龐大,「投資騙案」及「電話騙案」涉及的損失金分別超過七億元及四億元。而過去半年警方表示已瓦解多個詐騙集團,涉及超過千宗網「網購騙案」及「網上求職騙案」等,涉及騙款約五億元,可見詐騙案件對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不法之徒獲得大量金錢後,有可能會成為干犯其他嚴重罪行的資本,對社會治安遺禍深遠。於剛過去的星期日,警方已經拘捕了詐騙集團在香港活動的疑犯,效率之高冠絕亞洲。希望警方繼續追查其他本地疑犯,並聯同其他國家的警察一起瓦解這個詐騙集團,保障市民的安全。筆者亦呼籲近期有親友失蹤或懷疑親友受騙到東南亞工作的市民利用入境處的熱綫查詢和求助。

雖然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但利用人的貪念就永遠不變。今次「KK園區」案件詐騙集團在社交媒體以「筍工」做招徠。一方面,社交媒體應為求職廣告或招聘群組把關,拒絕刊登或主動移除有可疑的廣告和及組;另一方面,求職者要加倍警惕,不要輕易被金錢利誘,尤其是對於被要求去到海外工作的職位,更要打探清楚公司的背景和工作性質,以及時刻注意人身安全。盡量多與家人和朋友商量,凡是有懷疑的就不應答應上班。筆者祝願所有被禁錮者平安,並期望他們盡快脫險。
陳克勤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