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荃灣海旁臭味未解 談何安居樂業?

2022-07-25 00:00

荃灣海旁臭味問題困擾當區居民十多年,每日從海中傳來陣陣惡臭,教人難以忍受。在海旁剛好走過的途人尚可選擇盡快離開;若是在附近居住的市民,即使每天緊閉門窗還是避無可避,躲於家中還是傳來如排泄物或溝渠般的氣味。居民面對這樣的生活環境,又怎說得上「安居樂業」?

筆者從事地區工作多年,一再提醒部門處理海傍臭味問題,需要「立體進行」才能見效,可惜政府多年來的策略,總是「斬件式」推出。最初,政府先在市中心花五年增建幾組旱季截流器,再派人於舊區水渠尋找錯誤接駁處逐點處理。只是,要在星羅棋布的大廈群之中找出污水源頭,談何容易。何況,當時的計畫還未包括為區內多條鄉村安裝排污系統,亦未處理海牀本身堆積多年的污泥?

物轉星移,時間和金錢花了不少,海傍臭味問題卻未見起色,社會成本和居民耐性,均不容許部門屢敗屢試,當局有必要交出一套更具說服力的對策。
海旁設截流器 待2028年落成

回想當初,我們提倡在水渠出海的位置,安裝擔當「守龍門」效用的旱季截流器,把所有流出來的污水全部截停轉移,政府卻認為在區內四個不同街口安裝較有效。事實證明,安裝之後仍然無法解決臭味問題。經多年努力,當局在海旁增設新型截流器雖已勢在必行,但筆者最近與部門再商討該方案,得悉即使經評估後馬上開展這計畫,工程預期亦須等至二○二八年才完成,即是海旁至少多臭六年。住在荃灣海旁的居民已經忍受臭味問題多年,忍無可忍。我們希望政府可以真正急市民所急,以最快的速度、最體察民情的態度,推進有關工程進度。

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早前在立法會上回答筆者時,表示政府會多管齊下,重點放在污染源處理,希望在地區諮詢工作獲得支持。當局可以放心,只要是幫到居民的事,民間絕對支持。我們期望工程盡快推前完成。

雖然旱季截流器已是政府處理今次問題的最大殺着,但前車可鑒,截流器始終並非治本之法,仍未解決的喉管錯駁與鄉村未設排污渠問題,才是海邊臭味的來源;再者,污水多年來一直排放到海旁,這些在海牀的沉積物,亦有機會散發臭味。
海牀污染物仍有機會散發臭味

民間有意見認為,當局應考慮以生態方式,例如近岸水域使用蠔殼建設生態海堤的方式,過濾、分解位於海牀的污染物。局方早前在立法會表示,認為氣味問題主要源於經雨水渠流入海的污水,並引用專家表示,近岸水域使用蠔殼建設生態海堤或人工蠔礁的方案,對處理流入海灣的污水效用不大。

政府當局曾就此在立法會上表示,需要先確認氣味源於海床沉積物,而非雨水渠流入,才認為應用生物處理法有用,所以要先研究是否適合、實地試驗。筆者認為,既然當局亦認同需要實驗,更應盡快開展研究,以免居民等了又等,一旦六年後發現旱季截流器效果未如理想之後,才慢慢多花數年時間處理海牀沉積物,屆時污染問題累積下來,恐怕為時已晚。

其實,政府當局提到的所謂生物處理法,就是沙田城門河解決河水臭味問題的帶氧分解方法。城門河多年前曾被稱為「臭河」,但近年在定期清理河牀及促進河牀有氧分解的配合下解決了水中氣味問題,已經成為不少人樂於前往跑步、騎單車的地方;反之,荃灣海旁受氣味影響一帶,則很少人願意逗留。

我期望新一屆政府不要再拖,不要再等,盡快從不同層面,同步處理造成荃灣海旁臭味問題的各層問題,還藍巴勒海峽一個公道,亦還當區居民一個空氣清新、環境怡人的安樂窩。
陳恒鑌
民建聯立法會新界西南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