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盤二手上月價量齊跌

2022-06-07 00:00

深圳樓市鬆綁力度有限,購買力外流下,5月新盤成交量按月跌近三成,樓價回落逾8%。
深圳樓市鬆綁力度有限,購買力外流下,5月新盤成交量按月跌近三成,樓價回落逾8%。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持續推出樓市穩定政策,惟深圳仍未見相關鬆綁政策,購買力因此外流至周邊城市,以致5月新盤及二手交投價量齊跌,月內錄得1888伙新盤成交,按月跌近三成,樓價亦按月回落逾8%。業界預期,隨深圳經濟下行,加上仍未大幅放鬆調控,料整體樓市仍有待復甦,而港人對深圳樓的興趣亦較低。
V+物業聯展創辦人沈永年表示,對比4月,5月份深圳一手交投量價齊跌,主要由於今年起全國「穩樓價」政策不斷,惟深圳尚未有鬆綁政策出台,購買力因此外流鄰近大灣區城市如東莞、中山、惠州等,以致整體市場需要更多時間復甦。上月深圳錄得1888伙一手住宅成交,總面積約18.65萬平方米,對比4月同期2612伙成交、涉約27.7萬平方米,成交量按月大減27.7%,而成交面積亦銳減32.7%。另本月至今,深圳住宅新盤平均成交價約每平方米6.64萬元人民幣(折合呎價約7139港元),較上月均價約每平方米7.24萬元人民幣(折合呎價約7785港元),按月下挫8.3%。
一手上月錄1888宗

回顧首季深圳樓市,一手住宅季內成交面積為84.66萬平方米,較去年第四季的139.6萬平方米,銳挫近4成。沈永年展望,次季深圳一手成交將繼續量價齊跌,主要因為目前內地整體經濟低迷,雖然自本季起,內地開始宏觀調控、穩定經濟,作為大宗商品之一的房地產無疑是穩經濟的一個重要砝碼,可以預料未來整體樓市將不斷回暖,惟仍需一定時間,短時間內整體樓市還是處於下行階段。另外就樓市鬆綁政策而言,目前深圳還未有較大的鬆綁幅度,整體樓市還需時復甦。

沈永年表示,隨二手業主持續多個月下調叫價,新盤與二手樓價差距擴大,買家更傾向準現樓或較新的二手樓盤。4月份深圳共錄2116伙二手住宅成交,平均成交價約每平方米5.63萬元人民幣(折合呎價約5230港元);對比3月份的1241伙成交、均價平方米5.53萬元人民幣(折合呎價約5946港元),成交量按月大增70.5%,成交價亦微升近2%。回顧首季,深圳共錄32.94萬平方米二手住宅成交,比去年第四季的57.73萬平方米,減少約43%,而首季二手樓價則按季跌約4.6%。沈永年指,受疫情影響,今年初以來二手市場成交價不斷下降,而自5月以來,市場LPR利率政策下調,刺激剛需買家購買二手住宅自用,預料次季二手住宅交投量價齊升。
樓市有待復甦

沈永年透露,最近香港人查詢深圳樓盤的情況仍然較少,一方面深圳樓價高,另一方面是近年來大灣區其他城市交通更便利,港人更傾向選購深圳鄰近城市的物業。雖然早前央行下調5年期LPR利率15點子,對港人購買深圳物業的意向有一定刺激,惟從諮詢及成交數據來看,港人對深圳周邊城市的熱情更高。另外疫情緩和,對整體大灣區樓市而言屬利好消息,但港人對深圳樓的購買意欲還是較低,一方面深圳樓價依然高企,另一方面深圳尚未有樓市鬆綁政策,相較周邊城市頻出的樓市利好新政,港人會更垂青周邊城市。

CK創大地產執行董事黎誼表示,近月深圳樓市持續不景,因為疫情以致封城封區,市民無法外出,不少外資企業撤走,工廠經營亦相繼陷入資金問題,經濟波動下,樓市亦開始反映現實。雖然最近內地持續推出樓市放寬政策,政府似乎積極開綠燈,惟市場仍因經濟受創而充斥負面情緒,買家審慎入市,即使政府推出有關的貸款利好政策,惟整體樓市在疫下暫時未見政策成效,交投疏落,預料次季成交量繼續下行。
港買家持觀望態度

黎誼續指,由於深圳樓價已貼近香港,加上兩地交通更趨便捷,因此港人寧願購買升值潛力更高的香港住宅,鮮少購入深圳物業。深圳住宅的租金回報率較低,樓價亦已持續上行多年,因此港人大多因為工作所需才會購買深圳物業自用。以往港人買家多選擇關口區,如羅湖及皇崗,惟現時會傾向購買較邊陲地區,如光明、龍光,期望邊陲地區樓價可以追落後,升值潛力較大。尤其疫情持續2年多,內地與港尚未通關,人流減少,深圳樓市交投更顯疲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