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活化歷史建築 避免保而不育

2022-04-26 00:00

第五波疫情回落,多項社區距離及防疫措施放寬,本地遊旅行團獲准復辦,本港各個旅遊景點、郊野公園,還有多個由歷史建築活化而成的「打卡」熱點,隨即擠滿訪客、門可羅雀。當中包括剛於上周開放、前身為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的「薄鳧林牧場」,相關預約參觀及導賞團名額一早爆滿,但不少市民仍專程去到牧場外圍觀賞其特色建築,以及了解擁有更長歷史的薄扶林村遺迹。

「薄鳧林牧場」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的資助項目之一,希望可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將政府擁有的法定古迹和歷史建築改建成獨特的文化地標,同時為社區帶來經濟和社會裨益。多年來夥伴計畫確有一些成功項目,成為市民的「打卡」熱點,但在經濟及社會裨益方面成效就相對有限。
改建工程難貴慢

有部分夥伴項目推出後一直無人問津,活化無期。有的在活化過程中遇上種種困難,改建工程屢屢超支延誤。亦有部分歷史建築在耗費大量公帑維修改建後,知悉有關項目及到場參觀、享用的市民稀少,甚或因營辦機構出現經營困難,最後要將建築物交還政府,再次丟空。當全球疫情消退,港人可重新前往內地及世界各國旅遊,類似「薄鳧林牧場」等本地古迹遊景點,市民會否很快就失去新鮮感和興趣呢?

筆者曾多次指出,港府的歷史建築保育工作存在兩大問題。其一是進度緩慢,全港有逾八千幢戰前建築物、過千幢已獲評級的法定古迹和歷史建築,夥伴計畫自○八年推出,十四年來僅涵蓋了二十二幢建築物,當中更只得一半已投入營運,成績難言及格。

其二是「保而不育」,即使成功保留到部分建築物不被拆卸和不會倒塌,但真正能夠活化及地盡其用、吸引到較多市民到訪及享用相關設施、並從中認識到其歷史文化價值和建築特色的,成功例子屈指可數。

要改善及加快有關工作,首先要為涉及歷史建築的法規及審批程序拆牆鬆綁。相關改建工程又難、又貴、又慢,往往源於當局將應用於現代建築物的樓宇結構、消防安全及無障礙設施等法規,套用於在不同年代建成的古舊建築,令部分原本有意保存和活化名下歷史建築的私人業主卻步,寧願將其拆卸重建或長期丟空。

現行的文物保育政策及各個活化計畫亦需要「活化」,引入更多不同的營運及合作模式,容許適度的商業元素和私人企業參與,結合文化、藝術、旅遊、娛樂、餐飲及地區經濟活動。政府建議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是正確方向,早前險遭拆毀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應可作為試點。
謝偉銓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