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抗疫啟示錄三:危機管治機制和城市規劃升級轉型

2022-04-18 00:00

世界瞬息萬變,人和事都要與時並進,就如我們使用的智能手機,每隔一段時間便需要系統更新,甚或更換型號。同樣道理,香港的危機管治和城市建設,過去雖然足以抵禦不少天災人禍,但新冠疫情造成的公共健康危機,顯示相關的機制和規劃思維,也需要升級轉型。
疫情史上罕見  禦災思維模式須變

香港累積多年應付天災人禍的經驗,有一套禦災能力不俗的機制。惟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既有的公共衞生應變計畫已不足以應對,政府在臨急臨忙下,部分政策措施的決定、宣布、籌備,未及周詳考慮便倉卒執行,細節掛一漏萬,需要事後堵塞漏洞。

展望未來,香港應改變「因疾而治」的禦災思維模式,同時着重災難防備、應對及復原,並將減輕災害風險納入城市發展願景的主要考慮之一,也有必要加強危機管治制度,以應付未來的大規模公共健康危機。
設應變專責架構  樹立「催化型領導」

具體方案之一,是設立緊急事故應變專責部門,加強公共健康及災害事故的統籌、管理、協調和溝通,以有效預估、防備及應對公共危機。

由於應急事務牽涉保安、衞生、社福、民政、教育等多個政策範疇,為有效推動工作,緊急事故應變專責部門應設於政府高層次架構下,以得益於高規格的管治架構和資源投放。緊急事故應變專責部門應主力促進跨部門、跨機構、跨專業和跨地區的災難應變能力,以及制訂和發展災難準備和應變政策及策略方針。 

此外,病毒傳播速度驚人,疫情蔓延至社區可能一觸即發。為提高抗疫執行力和效率,緊急事故應變專責部門需樹立「催化型領導」風格,強調共同協作和授權賦能,促使各層級成員共同參與決策、營造鼓勵各方參與的情境。
更新應變機制  加強災前後財政扶持

緊急事故應變專責部門,可參考國際及本地經驗,擬定適合本地、凝聚社會共識的防災目標、框架及策略,包括完善保安及公共健康系統所採用的三級應變機制。在政府改善有關法律框架前,民間機構可就防災教育商討如何更緊密合作,共同推動香港整套防災理念與框架,令各界有共同理解及語言去學習。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指,每投資一美元於防災減災,可節省十五美元災後復原的費用;每投資一美元用於加強基建的災害韌性,可節省四美元的重建費用。故此,緊急事故應變專責部門應按及早規劃、審慎理財的原則,獲獨立資源撥款以支持運作。
衝擊城規思維  公共空間使用欠彈性

疫情除了衝擊人類健康,影響社會和經濟結構,亦讓人反思城市規劃和空間布局應如何適應「新常態」。例如寬敞、通風的公共空間,有利政府執行注射疫苗等抗疫政策措施。但本港公共空間相對匱乏,休憩用地的供應標準,與首爾、上海和新加坡等亞洲城市仍有落差。部分學者和坊間研究亦提出,目前公共空間並未善用,存在分配不均和弱勢社群難以使用等問題。

政府日後在「政府、機構或社區」土地興建設施時,可預留應變空間作為無確切用途或多用途用地,以提升社區應變能力。至於非政府用地或設施,當局可在土地契約列明其可被緊急徵用,並要求發展商制訂相應傳染病防控和管理策略及評估,以及興建時採用嚴格公共衞生標準,確保遇上緊急情況時可供使用。

政府在制訂公共健康危機應變計畫時,應一併考慮拓展公共空間的功能性,以「期間限定」形式,使其可短時間內「變陣」,在公共衞生事件上發揮作用。政府日後的城市規劃,也需着重提供足夠公共空間,作好妥善分配,確保其安全可達和開放予不同群組。
預留多用途地  拓多功能公共空間

易行易達的街道,有助保持適當社交距離,阻止疫情傳播,同時鼓勵市民以「低成本」定期運動,維持「高水平」抵抗力。為此,智經建議政府推動健康街道空間設計,為市民在社區中提供安全的公共空間。政府在發展交椅洲人工島住宅區的研究中,提出「十五分鐘生活圈」概念,讓居民可在十五分鐘步行或單車距離前往不同社區設施與公共空間。當局只要審視現行的街道、公共設施和社區服務分布,並加入應對緊急事故的規劃設計概念,本港其他社區亦會具備條件有序試行。

新冠疫情級別的公共健康危機,未來仍有機會在香港重現。政府、社區、個人及社會,需要群策群力,從災前預視和評估、預防、紓緩及準備,以至災難發生期間和事後的回應及復原,作出超前部署,共塑韌性城市,以妥善應對下一場未知的災難。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