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建議政府助租客齊分擔

2022-02-28 00:00

政府擬立法指定行業「禁追租」,投資者普遍認為,措施對他們不公平,並引發後遺症。
政府擬立法指定行業「禁追租」,投資者普遍認為,措施對他們不公平,並引發後遺症。

(星島日報報道)疫市下,政府擬立法指定行業「禁追租」,業主亦可申請最多三個月、上限不超過10萬的租金墊支,一眾投資者認為,「十萬墊支」杯水車薪,「禁追租」弄巧反拙,引發無窮後遺症,建議政府協助租客,一齊分擔租金支出。
「禁追租」引來爭議,業主與租客意見分歧,鋪位投資者普遍反對聲音大,「受惠者」則認為力度不足,香港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直言,措施「到喉唔到肺」,當結束後,酒吧須一次過繳付暫緩租金,料掀追租潮及結業潮,冀政府推「3至6個月免租」。
湯文亮:大方接受「下不為例」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表示,財爺在預算案講得出,應該「冇彎轉」,倒不如大方接受,只此一次下不為例。租客是衣食父母,暫緩收租六個月的確有危機,但疫情下,連晚市都不准開,有一些行業整天關門大吉,有何能力交租,倒不如放他們一條生路,希望疫情三個月內清零,六個月內生意回復正常,到時租客分期繳交欠租,將雙輸局面變成雙贏。
馬僑生:疫下減租幅度愈來愈大

「小巴大王」之子馬僑生則表示,隨着疫市大爆發,業主就租金不斷調節,減幅愈來愈大,凡受影響行業,一定主動減租。「業主不想租客走,緊張丟空鋪位!」他表示,政府不應讓租客不交租,三個月再加三個月,只會變相令租客負債愈來愈大,最後選擇結業,吉鋪愈來愈多。他建議,疫市下,如果業主不減租,政府可罰業主「三個月甚至半年不追租」,但不應該要求業主不追租。
蔡志忠:鼓勵談判「折扣收租」

投資者蔡志忠表示,疫市下,中小業主首當其衝受影響,政府卻沒有作出資助,十萬墊支杯水車薪。實情上,業主與租客現時摸着石頭一起過河,租客得到減租,樂於「一步一步」走下去,保住生意,保住員工飯碗,當政府一旦介入,租客視拖租理所當然,結果,欠租數目可觀,最後無奈選擇「走人」,反而令員工失去飯碗,引發失業潮。「租客只有交租,才能繼續經營下去,否則累積大筆租金,必定走佬。」

蔡志忠身為工商舖小業主大聯盟發言人,他說,政府應該鼓勵業主與租客談判減租,例如業主由收8折再作讓步,租客付4成,政府付3成,有政府與租客一起分擔租金,加上一系列支援及抗疫基金等,令租戶有能力守誠信,尊重合約精神,爛帳機會較少。 他估計,政府作擔保,撇帳金額由數千萬至逾億元,數字不大,真正能為民解困,贏取民望。
湯君明:政府插手「愈幫愈忙」

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形容,在自由經濟下,市場是無形之手,月租數十萬的核心區,現時業主只收數萬元,跌足八成,某些業主不敢宣諸於口,將租金「報大數」,方便銀行「交數」借錢,有的業主高息借二按度難關,自由市場運作千絲萬縷,政府一旦插手,只會愈幫愈忙,請問政府可不可叫「大耳窿」不追債嗎﹖

他強調,政府不應立法規管自由經濟,不應過分插手民間事宜。「為了保護隻蛋,扼殺了雞的生存空間,政府根本不明白雞與蛋之間關係!」

他又說,不要以為所有租客循規蹈矩,有租客人手減半,收取政府津貼,然後,多個月不交租,丟下鎖匙離開,由於租客屬「兩蚊公司」,沒有資產,業主亦無可奈何,當政府一旦介入,只助長租霸氣燄,甚至推動租客「犯罪」。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