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中國改革開放2.0

2022-01-31 00:00

如果一九七八年是國家第一次的改革開放,那麼,二○一三年十一月,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家的發展轉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階段,提出建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包括放寬投資准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可以說是國家進入改革開放2.0的新階段。

邁進「第二次」的改革開放,國家走向高質素的經濟成長,前海就是第二次改革開放的開點。香港的角色,也從「第一次」只是把工業北移,協助國家朝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式轉移,提升為發展現代服務業,香港在自身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下,協助國家金融發展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可再出一分力,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互惠互利合作發展。

我參與過國家第一次改革開放,眼見國家進行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不想放棄參與第二次的改革開放的機會,因此,於二○一四年答應了出任前海創新研究院院長,並認為成立一個具國際規模的智庫,不僅可以為國家的發展出謀獻策,也可把這個智庫視為一個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象徵,對外界來說,中國連智庫這一關也市場化,對外開放,其意義無疑也相當重大。當時,筆者的工作除政策研究,也將世界各地的學者邀請來深圳進行交流,前來演講,或是做三個月的訪問學人,跟本地的學者專家、政府官員交流,樹立一個國際化智庫的模式。
港青年到大灣區多嘗試

國家開放2.0,粵港澳大灣區是其中一部分。香港積極參與大灣區的建設,知道這個「9+2」城市群每個地方的資源及優勢,一定可以增加我們的投資選擇和機遇;擴闊我們合作及產業發展領域,香港的年輕人在創新方面是有潛力的,香港的科研,本地的高等教育院校,都有豐碩的基礎研究成果,只可惜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應用方面比較薄弱,香港青年人多一點去大灣區從事科創,「9+2」城市群偌大的市場規模,發展可以相輔相成,因為香港沒有相應足夠龐大的人口作為支撐科創產品的市場發展,而內地以億計的人口,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為科創產業提供巨大的發揮空間。

內地市場提供了巨大的吸引力,從何進入內地的市場,相信是不少青年人想知道答案。由於兩地始終有一些文化的差異,不同的生活習慣,所以,香港年輕人到內地發展,都有一個磨合期和適應期。以我自己為例,我當初到深圳前海工作也是如此,但幾個月後,已經很適應了。我認為,青年人應該要多嘗試,我不是只說要到大灣區,而是勇於一切嘗試。我常常教我的學生「三個E」,你要去Experience(體驗)一下,Expose(敞開)自己,得到Excitement(興奮)之後你就會喜愛,繼而去爭取你喜愛的東西。
陳坤耀教授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董事局主席
《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主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