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物流需求大增 工廈租金回報起飛

2022-01-03 00:00

■衛達仕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朱寶琼表示,工廈租金回報在疫下起飛,好過不少零售租務。
■衛達仕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朱寶琼表示,工廈租金回報在疫下起飛,好過不少零售租務。

(星島日報報道)疫情纏身至今兩年,本港租務市場生態出現大變。衛達仕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朱寶琼表示,工廈租金回報在疫下起飛,好過不少零售租務,吸引用家或投資者垂青。她又指,疫下亦有不少業主選擇售後租回物業,藉此套現尋求新發展機遇。

朱寶琼表示,工廈買賣及租務合約數量明顯增加,相對零售及寫字樓的參差表現,工廈則處於「起飛」階段,主要是由於冷藏倉庫、倉儲物流及數據中心的用地需求大增,而近年電商冒起,很多公司爭相提供送上門物流服務,令接近民生區的倉儲地段成為搶手貨。

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指出,2021年10月工廈投資回報率為3%,同期的零售物業回報為2.6%,寫字樓則是2.4%。中原工商舖截至上月20日資料顯示,2021年本港工廈交投量達3894宗,按年增60%,而全幢成交更多達24宗,創6年新高。去年最矚目收購為領展(823)斥58.2億元,收購紅磡及柴灣兩座汽車服務大樓,乃該集團首度加入倉庫資產,而賣家仁孚行亦會售後租回物業。

朱寶琼表示,過去一、兩年愈來愈多大財團屬意投資工廈,以對沖其零售組合的租金下行風險,同時可吸納更多停車場資產補充固定收入。但她同時提醒,一旦通關後旅遊業重新興旺,零售業主可根據租戶的收入賺取更高租金收入,屆時工廈的需求或會回落。

朱寶琼指出,近兩年不少自置商鋪業主選擇售後租回方式套現,原因亦隨着疫情持續而出現變化,由最初撤資等負面因素主導,改為積極運用資金投放新機遇。她解釋,因應網購流行、生產線遷移大灣區內地城市等,香港的零售或辦公地點需求減少,業主均傾向縮小經營面積,並在原有地址服務客戶,套現後原業主可將資金投放在業務科技升級。

她續稱,將資產售後租回的業主,通常會考慮出售物業後的再投資效益,特別是貸款額,並說:「例如將賣出套現金額減去10年租金,剩番嘅錢如果可以向銀行借多50%,就可以做到好大生意」,而有關潛在新投資為業主提供很大誘因去做,特別是為未來本港通關後作準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