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借貸氾濫 評級無法反映

2021-10-1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中國恒大(3333)此次債務危機惹海內外媒體高度關注,事件影響之大甚至被外媒稱為「中國版雷曼事件」。恒大以近1.97萬億(人民幣,下同)債務成為全球負債最重的房企,跌落內地「第一房企」神壇,並在短短數月內被多間評級機構以「債務逾期兌付」為由,連番降級至幾近違約的水平。

交銀國際董事(房地產研究)謝騏聰表示,通過槓桿推動業務理論上是合理的房企發展模式,房地產業能通過借貸提高回報率並有效運用資本。他表示,對內房的信貸評級毋須太過介懷,因為市場不會依據評級來決定債券價格,現時評級機構作出的評級和08年次貸危機時並無二致,不足以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不過由恒大2021年中期財報數據可知,其債務情況確岌岌可危。雖然恒大去年起已大力減債,但截至今年年中,該集團的有息負債約5717.8億,其中短期有息負債近2400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67.7億,現金短債比僅0.36,遠遠低於「三條紅線」要求的「大於1倍」;此外,恒大短期債務佔總負債近8成,債務結構明顯存在不合理。隨著下半年銀行融資收緊及地產市場轉冷,恒大資金鏈緊繃難以維持現金周轉,最終引爆債務危機。

另外,恒大及多家內房商,可能有大量的表外負債,意味着實際負債比其財務報表所顯示的情況更加嚴重。摩根大通曾發表報告指,不少內房利用商業票據、理財產品和永續債等,把大量債務由表內轉表外,以掩飾真實負債情況。若以「三條紅線」計,恒大真正的淨負債比率或高達177%,比財務報表上顯示的約100%高近7成。

內地於2016年首次提出「房住不炒」,隨後房地產政策有收緊趨勢,直至去年提出明確的「三條紅線」融資管理規則,以此打壓房地產業以往「過度借貸」的發展模式。逐漸收緊的調控政策令部分內房提前暴露問題,除恒大外,先後有泰禾集團(SZ.000732)、藍光發展(SH.600466)、華夏幸福(SH.600340)、花樣年(1777)等內房「爆煲」甚至違約,不得不出售旗下資產還債力挽狂瀾。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