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奧運熱潮帶動體育產業
2021-09-12 00:00奧運與殘奧圓滿落幕,香港運動員在奧運取得史上最佳的一金二銀三銅,在殘奧取得兩銀三銅佳績。最值得讚揚除了鬥志可嘉的運動員,還有特區政府,破天荒斥資購入奧運轉播權交香港五家電視台,讓大家安在家中免費欣賞奧運盛事。奧運期間,成千上萬市民齊聚各大商場一同觀看香港運動員作賽,見證運動員多年艱苦訓練的成果及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歡呼吶喊響徹雲霄,體育熱潮席捲全城。
體育能夠改變世界與我們的未來。奧運為香港帶來進一步推動體育發展的契機,我們應把握時機在現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香港自二○○二年提出三大政策目標,推動體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用於體育發展的政府經常開支持續上升,由二○一一至一二年度三十一億元增至二○一九至二○年度的五十八億元,增幅達百分之八十七,未來我們應該趁勢推動體育發展,更積極的借助市場的力量更快速、有效地普及體育。
精英運動員來自社會各階層,本港推動體育精英化前必須普及化和盛事化,年輕人踴躍參與體育運動,我們才能發掘更多有潛質者加以培育,成為精英運動員,為港爭光。體育發展帶來的好處多不勝數,能夠加強社會凝聚力、減低醫療負擔、有利年輕人身心健康成長,最重要是創造就業及經濟價值。然而社會對運動員仍然存有偏見,認為當運動員無出息、無前途,難有出頭天,因此每當各體育總會要說服家長讓子女參與體育培訓往往要費盡唇舌。我認為香港宜把握時機推動體育產業化,政府成立文化體育旅遊局,統籌文化產業、體育產業及旅遊產業的協同發展,改變社會對體育事業的舊有形象,讓體育成為本港新興產業。
體育是繼旅遊後的世界第二大休閒活動,全球二十七億人每月參與運動一次,二○二○全球體育零售市場規模達一萬一千億美元。二○二○至二○二五年體育產業佔全球GDP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預計達百分之五,在歐洲及美國的經濟貢獻有非常重要作用,分別佔GDP的百分之四至六。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也表明以建設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為目標,國務院今年七月的《全民健身計畫(二○二一至二○二五年)》表明二○二五年要帶動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五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GDP百分之五。本港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實際上是配合國家政策,也是世界大勢。
香港要推動體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及產業化,公共體育設施配套非常重要。縱使啟德體育園將於二○二三年落成,按照本港的規劃標準,部份公共體育設施仍有不足,包括體育館、羽毛球場、籃球場、七人足球場等,因此未來特區政府仍需努力覓地,為體育產業化創造條件。
胡曉明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前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