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醫療人手短缺問題應從源頭解決
2021-09-04 00:00香港醫護人員人手短缺問題一向備受關注,尤其是在公營醫療系統。與許多發達地區和城市相比,香港醫生人數對整體人口的比例一向偏低。目前在香港,每一千人約有兩名醫生,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CED) 的平均三點二比例,也落後於亞洲區內日本和新加坡的二點五比例。早前醫管局主席范鴻齡透露,由去年七月至今年六月的一年,香港公立醫院整體流失了的百分之四點六醫生和百分之六點五護士,進一步超出前兩年同期的數字。香港不僅公營醫療系統的醫護職系正面對人手流失問題,政府的衞生署牙科職系也出現同樣問題。今個政府財政年度頭四個月,共有十六名牙醫離職。
解決問題,必先窺探其肇因。本港公營醫療系統鬧人手荒可歸咎多個原因。例如公營醫療系統的工作和待遇不及私營醫院,致使員工流失予後者。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更猜度過去一年流失大量醫護人員可能與移民潮有關。無論公營醫療系統人手短缺這個難題成因如何,政府都必須盡力解決。坊間已提出不少好建議,其中一些亦已付諸實行,例如放寬在非本港培訓的海外醫生和海外醫科畢業和執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回港行醫的條件,以及重聘已退休的醫生回巢等。
但筆者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從治本着眼,解決「源頭」問題,換句話說,即應該從增加培訓本地醫生和護士着手,使香港特區的醫護每年有穩定供應,為香港整個公私營醫療系統不斷注入新血,從而提高本港醫療服務水準和醫生對人口的比例。筆者樂見特區政府於過往十年一直透過大學資助委員會(UGC)增加本港兩所大學(即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醫學院的醫科新生的收生名額,由十年前的每年約二百餘名醫科生學額,提升至二○二一/二二學年的五百三十個學額,增幅達一倍。長遠而言,對於特區政府正積極落實每年兩所大學合共招收六百名醫科生,以穩定本港未來醫生的供應量,筆者十分支持,因為這不單止能夠提升香港的醫療服務質素,還能夠應對本港人口持續老化對醫療服務需求所帶來沉重壓力。
朱鼎健(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