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海關「重案組」智擒私梟 截擊艇破解無人機哨兵

2021-08-2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私梟出動無人機「哨兵」協助海上走私,難敵海關精密部署!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胡偉軍透露,犯罪集團疫情下集中經水路走私,更出動「超級大飛」、貨車甚至無人機,海陸空反監察海關船艇伺機走私,尚幸「海關重案組」通過積極搜集情報及深入調查,並密切與內地執法部門合作,加上配備「海上緝私皇牌」高速截擊艇,成功破解無人機哨兵等蠱惑招。海關今年截至本月二十四日破獲逾五十宗海上走私案,檢獲價值高達四億八千萬元的走私貨物,令私梟奸計難以得逞。

魔高一呎,道高一丈,私梟無人機反監察海關徒勞。海關最新數字顯示,今年一月一日至本月二十四日,海關共破獲五十一宗海上走私案,比去年同期的四十四宗,上升約一成六;檢獲走私貨物總值由三億四千萬元急增至四億八千萬元,飆升四成一;拘捕人數雖由一百七十九人跌至七十五人,但今年被捕者以骨幹成員為主,這有賴海關加強源頭打擊策略,務求將走私集團連根拔起。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胡偉軍向本報透露最新走私趨勢,指疫情前不法分子主要透過旅客及貨車等陸路分批走私少量貨物,但年前爆發疫情後,全球陸空交通近乎停擺,他們轉向海上發展,集中在本港西部或西北部靠近邊境水域如流浮山對開一帶走私。

胡偉軍又說,走私集團會以仔細分工進行海陸空反監控,其中陸路同黨使用多個貨倉暫存走私貨物,增加海關追查難度,出貨前會派貨車到附近看哨,又派人到山頭展開數小時高空視察,留意有否執法人員埋伏,同黨更會操控無人機,以廣闊視野進行高空監察,提高通風報訊效率,海路同黨則駕駛快艇巡邏,待確認「出貨」路線安全後,不法分子會駕駛漁船或大馬力「超級大飛」,於深宵時分由香港出發走私貨物到內地,由於「超級大飛」配備五個舷外機,兩至三分鐘便能衝出邊境,不法分子更覷準逾百艘大型工程船停泊在邊境水域,伺機停泊在旁掩人耳目,等候內地快艇前來接貨,令海關較難識別走私船隻及增加追截風險。

雖然私梟進行海陸空反監察,海關仍不遺餘力迎難而上。胡指出,有「海關重案組」之稱、負責調查不同刑事案件的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課,目前有約一百名人員,船隊同事更有約三百二十人,會全天候監控本港各處水域,加上海關擁有四艘被譽為「海上緝私皇牌」、航速高達每小時一百公里的高速截擊艇,加上同袍有充足訓練,有能力將私梟繩之於法,「海關打擊海上走私的成績有目共睹!」

對於走私集團在疫情下大舉經水路走私,胡表示內地對奢侈品、貴價食材及瀕危物種仍有需求,只要避開內地較高稅款及進口管制措施,利潤十分可觀,例如總值二十萬元的皮鞋和皮褸,若循合法途徑輸入內地,經徵稅後售價高達四十萬至六十萬元,縱使海上走私的人力及裝備成本較高,仍吸引走私集團投放大量資源,一次過經水路走私大批貨物,海關在疫情下曾檢獲名貴手袋、衣服、鞋類及手機等奢侈品,亦反映了走私利潤龐大。

海關在疫情下亦曾檢獲魚翅、海參等貴價食品,以及龍吐珠等瀕危生物,胡相信是由於內地有嚴格食安限制措施及保護瀕危物種條例,難以循合法途徑運入內地,只能透過海上走私非法進口,至於由內地走私到香港的貨物則以香煙為主。

胡指出,只要中港兩地修改稅制及檢驗措施等政策,就會出現新型走私模式,如要有效緝私,關員必須以宏觀角度了解國家情況,海關同袍會持續與內地執法部門進行情報交流,並作出仔細分析,慶幸疫情期間偵破了不少走私集團。他強調,中港兩地執法部門將會繼續緊密聯繫,共同打擊一切走私活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