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人人】推動大灣區發展 維持港競爭力

2021-08-17 00:00

香港向來是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經貿、法治和國際聯繫等多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完善法律、仲裁制度、低稅項和普通法的優勢,都吸引很多外國公司來港投資。目前,世界正處於百年大變局,中美角力持續升溫,疫情尚未解決,加上前年黑暴事件,自由黨對香港未來五至十年間的發展前景不感樂觀,但黑暗過後總有彩虹,自由黨認為大灣區發展就是香港的彩虹。我們昨天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會見特首時,特別提到要制訂一套長遠而全面的「大灣區發展政策」,我們建議政府必須好好發揮大灣區發展優勢,重振香港社會和經濟。

首先,自由黨認為政府要制訂措施,吸引外國投資者來港,以及便利香港和大灣區的資金和人才互通,確保資金先經香港再進入大灣區。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獨特優勢,自由黨認為政府應努力向中央爭取各項相應的優惠措施,以便香港人及香港投資者可在大灣區創業、工作、學習和生活。

香港不少業務於本地都難以招兵買馬,因為人工成本高。香港政府亦應與內地商討,制訂便利措施,使他們有更寬鬆的門檻到大灣區拓展業務。與此同時,政府亦應與內地商討如何擴闊大灣區人才庫,便利香港投資者。

事實上,不少香港公司早已在內地各個省市成立分公司,並於當地招兵買馬拓展業務,當該些人才早已有穩固工作和家庭生活時,實在無大的誘因吸引他們到大灣區發展,故自由黨認為政府應思考一些具吸引力的措施,使這些已有人才的公司轉移到大灣區發展,這才能鞏固大灣區實力。例如住屋、教育、醫療和稅項等福利;以住屋為例,如大灣區能提供「兩房政策」予內地人才轉移陣地,使他們工作時無後顧之憂,吸引他們到大灣區落地生根,達致長遠發展。

自由黨認為這些措施也可應用於來香港投資的外國公司,同樣給予他們相關優惠到大灣區發展,務求匯聚中、港、外國的精英,措施可包括簡化個人入息稅項、提供稅務優惠、便利在大灣區生活和居住的政策,以及落實專業資格互認,甚至以香港法制為主導,相信能增加香港營商吸引力。

總括而言,我們都能看見大灣區這道彩虹,但要好好發揮其優勢,則須香港政府加把勁,與內地商討更多便利營商措施,包括吸引香港投資者、外國投資者,讓資金和人才互通,使香港繼續成為各地投資者集中地,透過融入大灣區發展,盡快重振香港經濟。

張宇人

議員,GBS,JP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