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楊海全:樓價下半年高位回落4%

2021-08-1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雖然近期疫情走勢放緩,對市況有所幫助,花旗集團中國香港地產研究主管楊海全稱,隨着近期股市波動,購買力於上半年被消耗,引致成交量回軟,加上移民盤驟增等因素下,預期下半年樓價呈高位回落,料跌3%至4%,至於租金亦同樣受壓,未見大幅上升的空間,估計走勢持平,或僅升1%。

楊海全接受專訪時稱,雖然自己為樓市大好友,但對於下半年市況,亦相對保守,料樓價從高位回落,預期直至今年底,樓價將跌3%至4%,雖然上半年樓市回復的速度,相較預期為快,除疫情放緩外,美國維持低息環境,加上部分因疫情而沒有外出購貨的買家,亦重投市場,直接推高成交量。

其中,今年2月至7月期間,平均每月住宅成交量達7300宗,相較去年平均每月住宅成交量約5000宗,大增約45%,當中主要來自二手市場,平均每月交投達5000多宗,而新盤每月平均成交量則約1600宗。

今年樓市小陽春由2月份開始,有部分買家認為,本港於疫情下樓價沒有大跌,而且按揭息率維持低水,一旦疫情完結,樓價勢必上揚,令過去一及兩年間,市場累積的購買力爆發,出現過去十年間,甚為少有的高成交量。

他認為,高成交量能維持半年,已甚為難得,相信下半年難以繼續維持,始終市場沒有重大正面因素,故此預期由8月起,交投量將有所下滑,並下跌至每月平均5000至5500宗水平,

至於持續出現的移民盤,由於上半年市場承接力強,未見太大影響,但由於成交量現調整下,影響會在下半年浮現。

而且踏入七及八月的季節性淡季,業主發覺成交量放緩,加上移民盤承接力減慢,令樓價現調整,同時亦指出,近期股票市場波動,更不時急挫,令部分持股人士「走唔切」,亦影響投資者的入市意欲,他再指,始終上半年樂觀因素較多,市場表現亦太好,無論成交量及樓價走勢,同樣較預期中理想,過往小陽春於5月至6月間,已經見頂回落,但目前卻延長至7月,但在近期股票市場下滑,租金又難以大幅上升,加上移民的因素下,相信下半年市況偏淡居多,在購買力亦被消耗下,成交量亦會回軟,令樓價進入調整期,至於現階段無論豪宅及中小型物業市場,尚未入貨的人士,可考慮於今年底至明年初時,按當時情況再作決定。

此外,樓價上半年已上升7%,亦高於預期,在下半年現調整下,全年料升2%至3%,符合年初時估計的上升0%至5%。

對於外界憧憬中港兩地全面通關後,將對樓市帶來直接幫助,楊氏指出,確實會對市況有所推動,但相信主要有利豪宅,尤其是樓價5000萬以上的高價物業。對於有外界指,新香港人成近期樓市購貨生力軍,他認為,該批人士一向已在市場,未見太大影響。

除住宅樓價外,對於下半年租金走勢,他認為,租金滯後於樓價,樓價由低位反彈約10%,但租金反彈速度,卻較預期中低,由於部分人移民海外,家庭增長速度放慢,但每年仍有約1萬多伙新供應落成,即無形中增加少許空置率,令租金受壓。

楊氏續稱,預期下半年租金沒有大升的空間,而且不少打工人士的收入,仍去回復至19年時的水平,收入沒有增加下,承租能力亦下降,估計下半年租金持平,或僅升1%。

同時亦指出,股票市場方面,由於中概股受內地政府監管下,中線而言有一定信心問題,目前亦有不少資金由新經濟股,逐步流入舊經濟股,當中包括地產股,該類股份由於未有結構性的盈利增長,會呈區間波動,但可考慮購入比較落後的地產類股份,有一定追落後空間。

花旗楊海全再指,預料下半年為本港樓價的調整期,當中對面積較細的納米盤前景感憂慮,認為市況向好的時候,納米盤的升幅普遍較其他面積的戶型少,但樓價下跌的時候,其跌幅亦相對高。

楊氏指出,過往納米樓所以能吸引買家入市選購,主要當時市場上,普遍借貸上限為樓價約五至六成,導致他們在挑選單位的時候只能「限米煮限飯」,先行選擇入場價較低的納米盤上車,往後再逐步開始換樓計畫,所以就算面積只有200多呎,仍有買家願意選購。

但自從俗稱「林鄭plan」的高成數按揭推出後,令買家需要付出的首期相應下降,負擔能力亦相對提升,在市場結構以用家為主下,自然減少考慮選購納米樓,例如開放式細單位,改為把目光投放向居住空間更大的兩房戶上,以現時本港樓價而言,普遍兩房戶售價約500萬至900萬不等,而且各區均有選擇,直接令細戶需求下降。

楊氏認為,雖然納米樓需求下跌,惟供應方面並沒有減少,無論一手及二手市場,均有該類單位供應,兩者互相競爭。始終納米單位並不適合家庭住戶,大部分市民都不會長遠考慮作為終身住所,而只是作短期居住打算。

所以這類單位在好市時,其樓價升幅較少,相反在市況逆轉時,其跌幅亦會較其他戶型明顯,相反最受用家追捧、樓價約600萬至900萬的中型單位,只要價格稍跌便會有買家承接,預料下半年走勢會跑贏大市,預料樓價只會下跌3%,而樓價1000至5000萬的物業,調整幅度較大,料涉5%,主因為成交量一向不太多,但假如中港兩地全面通關,甚至會出現反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