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政治活躍分子的突然中立

2021-08-11 00:00

筆者早前寫過一篇文章《非杞人憂天》,對特定政治勢力通過取得法律專業團體主導權,以專業團體為平台推動其理念和意識形態作出分析,其後,另撰一文,指出去年香港律師會理事會改選中自我標籤的「開明派」,不過是蓋了一層「liberal」面紗而已,挑開面紗便可看到他們選擇與暴力不割席,篤信「違法達義」,利用專業平台推動其政治理念的真實面目,他們的「開明」與對待暴力示威毫不留情的美國「liberals」大相逕庭。但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之下,理事會改選結果是四名這樣的政治活躍人士當選。這四位人士進駐律師會理事會之後,繼續高調而活躍,一年內數次偏離理事會對外發言的既有機制,在理事會以外搞小圈子連署發言,自行其是。

今年八月,律師會理事會五個席位需要進行改選,特定政治勢力只要取得三席,即可掌握律師會的話事權,包括選舉律師會會長。但本港政治形式已發生重大改變,「開明」面紗被揭穿之後,這個標籤的文宣作用難以為繼,筆者留意到有意出選的政治活躍人士改變了策略,突然不講藍黃,以中立面目示人,其中一位表表者就是馬秀雯(Selma Masood)。

馬秀雯在與媒體溝通其參選決定時,拒絕標籤自己的政治立場,她說:「我們不講黃、藍,不講民主派或其他,這些與我們無關。我們是律師,是法律專業人員。」與此同時,她卻試圖悄悄抹去她過去兩年中高調參與政治活動,發表相關言論的印迹。

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迹。

網絡上仍然有她在一九年八月一次公共集會上演講的照片,當時政府提出的《逃犯條例》修改案已壽終正寢,但激進示威者仍加碼提出不符政治現實的政治訴求,並肆無忌憚使用暴力逼政府回應,馬秀雯在其高調的演講中,對在西方民主社會也無法被容忍的示威者嚴重暴力避而不談,只強調「優秀青年為他們的未來而戰」。她還認為體制不公,對毆打「平民」的「暴徒」沒做任何處理——她應該指的是當年七月二十一日的元朗衝突事件,而這事件的部分施暴者今年已被定罪重判,顯然她的言辭,與法律專業要求的嚴謹度無關,僅僅是一個政治秀場的台詞而已。

最近有周刊還爆料馬秀雯過往活躍的其他政治活動和言論,並曝光疑似其在社交媒體出貼和留言的截圖,其中令人側目的有兩件,一是她在臉書上有一次打卡西九龍法院大樓時,寫上「光復香港,時代革風(命),西九法院支援抗爭」的字句,二是去年五月,有律師當街被暴徒毆打,頭破血流,身為律師同僚的馬秀雯疑似留言高調起底受害的當事人,並用粗鄙的言辭辱罵當事人。

這些行為和言論,如果屬實,很難嵌入馬秀雯自己描繪的「不講黃、藍」的法律專業人員形象,既不顧事實,也無理據,更乏嚴謹與公允。

律師在工作以外,私下當然可以有與自己專業無關的政治見解,哪怕再偏執、再極端,私德再不彰,只要不觸法,不違律師執業道德,其實很難對其作任何苛求。但律師會理事身分具有公共性,如果說理事在律師會之外參與政治活動,以及在社交媒體上的言談舉止,不會影響律師會整體運作和公信力,這是自欺欺人的講法。

政治活躍分子的突然中立,並不比用「開明」來修飾自己政治立場的文宣來得高明。特別是有關人士試圖刪去其過往高調政治活動和言論痕迹的做法,還涉及個人誠信問題,不得不讓人質疑她加入全港最大法律專業團體核心管理團隊的適任性。

最後,筆者還需指出,辱人者必自辱。馬秀雯公開起底受暴力傷害的律師同僚,並加以辱罵,一旦查證屬實,是否違規而須由律師會展開調查和紀律聆訊,筆者暫不評論,但若事實無可辯駁,只要她一日不為其嚴重不當言論向當事人誠懇道歉,即使她當選理事,也難得到普遍尊重。在政治狂熱令人智昏的現實中,總會有人堅守公理和道德的底線,而且這樣的人不會少。

李鳴晹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