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上半年債務違約 惠譽料626億創新高

2021-07-1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外媒報道,根據評級機構惠譽數據,中國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債務違約金額達625.9億元(人民幣,下同),錄得歷史新高,反映信貸條件收緊和地方政府援助陷入財困的國有企業意願減少。另外彭博報道,中國銀行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胡昆預測,明年綠債發行規模為今年的1.5至2倍。

路透社引述評級機構惠譽的數據指,今年上半年,共有25家企業出現債券違約,當中超過一半為中國國有企業,總額為366.5億元,去年上半年只有19家違約。中國國有企業違約的比例增加,反映政府不再為國有企業債務提供隱性擔保,或引致市場不穩,引起投資者擔憂。

法國巴黎投資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羅念慈認為這並非壞事,或能令國有企業嚴格遵從預算約束和信貸紀律,避免造成過度投資。羅補充,中國政府自2017年起釋出訊號,表達對國有企業的擔保將逐步減少,但當局同時指須有序分散風險。

惠譽駐上海的分析師張順成稱,隨著下半年大額資金到期,流動性惡化的地方國企或面臨更多還債壓力,但他認為政府會引導面臨困境的國有企業提早還款,故出現違約潮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彭博報道,上半年中國綠色債券發行創下歷史新高,中國頂級信用債承銷商中國銀行指市場今年呈爆發式成長,未來增長或會翻倍,境外發行人亦有機會參與市場。

胡昆預測明年綠債發行總額為今年的1.5至2倍,未來3年發行年增率或逾50%。胡認為,中國綠債市場未來3至5年的發展能否持續、健康及蓬勃,視乎各方能否適應強逼性信息披露。胡又指,境外發行人較本地更契合國際綠色金融準則,在建好熊貓債(外國機構在中國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後,綠色熊貓債有望於下半年發行。

報道指,自本月開始實施新的中國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會移除高碳排放項目,與國際標準接軌,並同時實行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綠色貸款及債券會被列入銀行宏觀審慎評價考核。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