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破油壓裝置運毒 鋸開檢1.3億元可卡因

2021-07-01 00:00

■油壓裝置內藏懷疑可卡因。 
■油壓裝置內藏懷疑可卡因。 

(星島日報報道)狡猾毒販將大批可卡因毒品,暗藏重型油壓裝置軸心內,並封上鉛塊作掩飾,上周由巴西空運到港,海關經風險評估及檢驗後,在消防員協助下鋸開油壓裝置,揭發內藏逾一百公斤、總值一億三千萬元懷疑可卡因,繼而拘捕兩名收貨的工程公司負責人,疑兩人與案有關,今次是本港海關二十年來破獲最大宗空運可卡因毒品案。

海關首次發現毒販以重型油壓裝置運毒。機場科空運貨物組指揮官張天豪,昨在記者會上稱,海關上周二在香港國際機場空運貨物清關系統抽驗貨物,其間發現兩件由巴西空運入口的重型油壓裝置,由於巴西屬高風險毒品輸出地,南美亦非大型工程機械的產地,加上油壓裝置並非高端科技產品,以六至八萬元運費成本較高,引起關員懷疑。

關員經進一步調查後,發現油壓裝置提單上的收貨地址並不完整,而收貨的本港工程公司成立僅八個月,註冊地址與收貨地址亦不符。海關與海外執法機關作情報交流後,獲悉巴西的出口商成立不足一年,僅有數次出口貨物記錄。

關員遂以高穿透性X光儀器掃描,由於油壓裝置的軸心應為高密度的金屬配件,穿透性應該較低,但發現內裏有不尋常影像,雖然表面找不到破綻,但仍有合理懷疑內有毒品,於是將油壓裝置轉交由海關毒品調查課跟進。

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組指揮官劉良智表示,海關經綜合調查後,鎖定本港收貨工程公司兩名負責人,於上周六採取行動,在東涌先後拘捕五十歲的公司秘書及五十一歲公司董事,兩人經扣查後獲准保釋候查。

由於該兩件二點七米長、五十厘米闊及各重約一點五噸的油壓裝置,以金屬外殼包着軸心,軸心並無表面焊接痕迹,關員無法開啟,遂於本周日知會消防員協助,以電鋸切開軸心的兩端,發現軸心內有約三點七厘米至五厘米厚的鉛塊,相信毒販企圖增加關員檢查難度。

經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每個油壓裝置的鉛塊後,各藏有約十塊圓餅狀的懷疑毒品,惟毒販以模具將毒品壓成圓餅狀,體積恰好用盡軸心內層空間,消防員須以千斤頂將毒品推出,共檢獲一百一十公斤、市值一億三千萬元懷疑可卡因毒品。

海關毒品調查科高級監督李錦榮指出,今次亦是海關本年度第三次在源頭堵截大批可卡因毒品流入市場。本年首六個月海關共檢獲一噸毒品,與去年同期相若,檢獲最多的是可卡因,共三六三公斤,其次為大麻、K仔、冰毒及海洛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