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保僑:網絡安全做足準備 保私隱

2021-06-27 00:00

■在推出大抽獎及近期打針後嚴重不適情況減少,學者相信有助提升市民接種疫苗意欲。
■在推出大抽獎及近期打針後嚴重不適情況減少,學者相信有助提升市民接種疫苗意欲。

(星島日報報道)參與疫苗大抽獎的市民,需在各平台登記個人資料,但此舉惹來部分市民對泄漏個人私隱的憂慮。不過,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雖然市民登記抽獎時需填寫姓名、電話號碼及身分證號碼等個人資料,但相信各個抽獎平台已就資訊及網絡安全做足相應準備,預料伺服器被黑客入侵的機會不大,而相關資料亦會在活動結束後銷毀。他又說,當市民成功得獎後,政府將負責核對市民的個人資料,包括是否已接兩劑新冠疫苗,以確保得獎市民合乎資格。

方保僑續指,由於各項網上抽獎的獎品總值以千萬元計,料會吸引大量市民參加,各抽獎主辦方需做好準備,應付網上登記抽獎的流量,以免網站無法運作致市民掃興,而今次大多數主辦機構亦有延長登記時間,避免市民一窩蜂登記;他認為可考慮加入「排隊系統」,讓訪客輪候進入網站,避免網站大擠塞「死機」。

坊間有數十項打針抽獎,有建議設立統一抽獎平台方便市民一站式登記。被問到「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是否適合用作大抽獎的統一平台,方保僑認為沒有必要將私營機構事項放入「安心出行」,避免引起爭議,亦無必要加重「安心出行」的負擔,而且「安心出行」系統不會上傳個人資料,因此不宜成為登記平台。

對於不少企業都響應推出優惠,浸大市場學系副教授曾仕龍表示,企業或政府透過推出優惠「谷針」,是社會行銷(Social marketing),慣常在社褔機構和政府行為出現。他指企業可建立好形象,有研究指長遠更有經濟效益。今次打針抽獎為例,企業作為社會一分子,亦有助面對疫情。他相信送禮物與打針人數增加有一定關係,而近日接種疫苗後嚴重不適的人士減少,會吸引未接種疫苗的人士接種。不過他個人認為,送樓等禮物吸引,市民亦要顧及身體狀況去接種疫苗,量力而為。

目前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數逾二百萬人,達到全港接種人口三成,雖然加碼禮物或有助吸引更多市民接種疫苗,但他認為用禮物吸引不是一個健康效果,期望專家再作多解說,市民相信疫苗效用,主動去打針。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