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儀:生物醫學冀增至80學額

2021-06-19 00:00

■中文大學副校長陳偉儀認為,即使從事科研的學生,亦須學得多而廣,接觸創業知識更能助他們抓緊發展機遇。
■中文大學副校長陳偉儀認為,即使從事科研的學生,亦須學得多而廣,接觸創業知識更能助他們抓緊發展機遇。

(星島日報報道)生物科技、生物製藥,以至醫學與臨牀服務,本港生物醫學科研一直走在現代科技前沿。中文大學五年前開辦生物醫學理學士,當年爭取開辦課程的副校長陳偉儀表示,世紀疫情揭示社會對相關技術人才愈來愈渴求,但須賴政府支持培育,冀新一輪資助大學學額分配中,增加課程學額至八十個。陳偉儀在《科技猛人教路》網上系列訪問中,提醒即使從事科研的學生,亦須學得多而廣,接觸創業知識更能助他們抓緊發展機遇。

中大近年致力於生物醫學、再生醫學方面發展,背後功臣不得不提及,於○九年創立生物醫學學院的陳偉儀。從事遺傳學研究的陳偉儀當年從美國回流,一早看準生物醫學的發展潛力。「八年前我就說要開辦這門學科,生物醫學,但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問畢業生有何出路,要有市場調查數據,但當時的香港哪有甚麼市場?」

首次提出設科鎩羽而歸,陳偉儀一六年再接再厲,終於成功開科,然而只獲批每年二十個一年級學額。「這是遠遠不夠的。」他稱,現時政府發展一所創新中心(InnoCentre),至少需要三百多個相關人才,即使只需要一百多人,二十所中心也要二千人。「單計生物醫學範疇需要的人才,生物醫學加理學院的生物學,兩個課程一年都不夠一百人畢業,就算有十所院校,也不夠一千人,連創新中心的需求也滿足不了,何況其他私人企業呢?」

大學正就新一輪三年期學額分配向教資會提交建議,陳偉儀相信政府會在培育相關人才方面投放更多資源,允大學增加生物醫學學額,「(連同高年級入學)如果可由四十個變八十個,我也不會覺得驚訝。」

不過,科研人才亦不能單純只具備術科知識。陳偉儀認為,不論大學或中小學生,亦應多涉獵不同方面,近年政府多提倡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之餘,社會亦應多方面發展其他範疇,「學生日後發展的方向也未必和所學科目一致,所以要識得多而廣。」

陳偉儀創立的生物醫學課程,會要求學生在三、四年級時,從生物醫學研究、管理與企業策略,以及健康服務與諮詢三個專修選擇其一,為學生在研究、創業和管理實驗室三個出路做好準備。陳偉儀笑言,有此設計源於當年在美國讀博士時,導師曾推薦他修讀一門商業管理課程,惟他認為與主修無關便未有聽從。之後回到中大任院長,需要有管理知識,他便感到後悔,「如果當年有讀,那就差得遠了。」

他又以當年在美國從事研究時,與「創業」失諸交臂的經歷,強調接觸創業知識的重要性。「當時我有一個關於研究血小板藥用方面的專利,有個『油王』想給我投資創業,但條件是要我辭去教授職位去做。」陳偉儀當時覺得萬一失敗,家人生計未有保障,所以未敢冒險,最後只將專利授權獲利。「因為我未試過、未聽過、未見過創業,所以不敢嘗試,如果是現在的學生,相信很可能沒有我那樣蠢,不會讓機會流走。」

新冠疫情下,中大持續支援學生到大灣區創業,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提供專人讓學生諮詢法律問題,解答在大灣區發展的難題;更成功協助校友師生,在大灣區覓地建廠。不過對於部分學生抗拒北上發展的心態,陳偉儀則建議為年輕人提供更多資訊、成功例子,鼓勵到大灣區發展。

中大去年七月新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協助支援師生掌握大灣區資訊。陳偉儀表示,預視到學生欲到大灣區創業,定當遇到「不一樣的難題」,「一般想創業的同事和學生,不一定懂跟政府打交道。」於是校方委派由熟悉大灣區事務、中大深圳研究院執行院長林煌權出任辦公室主任,希望以統籌的角色,為學生提供諮詢服務。

即使初創企業成立後,辦公室仍會繼續提供支援,例如可諮詢繳稅制度、法律意見,甚至介紹專長內地公司法的律師。陳偉儀舉例指,由於疫下未能通關,辦公室曾協助未能親身赴內地的學生,在東莞找地建立廠房。辦公室現正籌備介紹大灣區城市的網頁,羅列城市設施、新聞、政府公告,冀將網頁逐步由內部限閱,推展至開放公眾瀏覽。

陳偉儀又指,中大深圳研究院三年前更成立「眾創中心」,為初創企業提供辦公室和資源,至今已孕育四十七家初創企業,為人熟知例子有前海隨身寶科技等。他特別提及主打聲紋識別技術的「聲揚科技」,在疫情期間突圍而出,早前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這些公司最初都是由僅得兩、三名成員開始培育出來。」

不過,過往有不少調查指本港年輕人或抗拒到大灣區發展,陳偉儀直言並不擔心,「你可以說涉及政治因素,這亦最容易被人看到,但非主要成因。」他認為,不少年輕人生活舒泰,不願冒險往外闖,可以理解他們有此想法。他憶述自己年少時負笈美國,「無論英語說得多好、性格多外向都沒用,人離鄉賤」,但當年自己相信海外有更多機遇,遂靠着意志力克服和適應。他亦指自己一直鼓勵學生北上發展,建議提供更多資訊、輔以成功例子,讓年輕人有更深入理解。

專注遺傳學、基因調控研究三、四十載,陳偉儀被譽為生物醫學權威,作為一個傳統定義上的「理科人」,他坦言自己最初踏上科研之路、選修理科,受家人和友儕影響居多。到自己為人父母後,不插手子女選擇,讓他們喜歡哪一科便選那一科。他又深信,「想創業應該讀甚麼科」沒有既定答案,「讀哪一科、做哪一行,或者哪一行比較容易創業,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陳偉儀上世紀七十年代於中文大學本科畢業,之後赴美深造及從事科研。但陳偉儀坦言,當年讀完預科後,仍未有深思自己將來想做甚麼,帶著迷惘入讀了化學工程,幸遇到好老師,創立生物化學系的馬臨教授,即後來的中大第二任校長。「他讓我轉系到生物化學,否則我繼續朝工程方面發展,很可能會成為化學工程師。」他笑指,若如此自己便慘了,因香港現時已沒相關工種。

陳偉儀續指,當年讀化學工程的同學,後來有人讀醫,也有人從讀醫轉為社會科學。「所以我始終覺得,讀甚麼科,將來未必一定朝那一個方向發展,即使讀預科、大學也未必知道自己未來方向。」他讀中學時,未算對理科非常有興趣,但當年有句老話,「讀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加上當年學校重理輕文,成績較好的學生都選理科,所以他作出跟友儕一樣的選擇。

「我父母覺得讀理科、學一門手工藝對將來比較有保障,現在回想,自己選科或多或少也受此影響。」到自己為人父母後,陳偉儀盡量不插手子女的選擇。他以最小的女兒為例,稱自己原以為她會承繼衣鉢,本科讀完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後繼續深造,結果女兒選擇到社會工作一兩年,之後更轉讀法律,成為了律師。「這樣是否很迂迴?很難說,我不知道如果硬要她繼續做科研,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最終她找對了自己的路。」

因為過往這些經驗,陳偉儀深信「創業應該讀甚麼科」沒有既定答案,「讀哪一科、做哪一行,或者哪一行比較容易創業,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不過他亦坦言,讀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相關的科目,發展機會確實較大,樂見近年社會重視相關教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