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Snap Shot】願景帶動 多元海濱新體驗

2021-06-19 00:00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以開放式的設計和可持續的地方管理,以最少規則方便市民更自由地活動。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以開放式的設計和可持續的地方管理,以最少規則方便市民更自由地活動。

海濱事務委員會近年致力為維港兩岸的海濱探索另類設計和管理模式。自去年十月至今的八個月內一共開放了九個新場地供巿民享用。當中的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和堅農圃、灣仔水上活動主題區及灣仔碼頭畔的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等四個場地,均分別採用了有別於康文署管理公園的管理模式,以最少規則方便巿民更自由地活動。

傳統的公園,因受《遊樂場地規例》所限,又或為方便部門管理,又或減少被投訴的風險,一直以來規矩眾多,此舉難免限制了使用者更自由享用公共空間。有見及此,我們近年以海濱作實驗場,嘗試衝出固有框架,在以上幾個場地以更靈活的設計和更開放的管理模式,以測試巿民的接受程度。從早前提及海港辦事處委託顧問進行的《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研究報告》結果顯示,用家對該等開放式設計和管理的滿意程度竟高達九成三。筆者除了親身感受到場地的極高快樂指數外,也有聽過人說:「最近開放的這些場地,很不香港。」

究竟,非傳統開放式設計和管理帶給我們甚麼啟示?我們從當中又學到了甚麼?

首先,是願景帶動。卑路乍灣海濱長廊與一般傳統公園的最大分別,除硬件之外,更重要的是軟件。相對於傳統以規則主導的公園,這些長廊入口處沒有「不准這樣、不准那樣」的標誌,管理員亦沒有事事干預,遊人可自由在空間內隨意做任何活動,大前提是互相尊重,而非絕對服從。在開放式的管理下,同一場地內有騎單車的、踩滑板的、放寵物的,又或是街頭表演的,令空間變得更包容和活潑。這種公共空間,在香港實屬少見。

第二,是從地方營造到可持續地方管理。地方營造,是以社區主導,由下而上地由民間參與公共空間的設計,取代由規劃師和建築師主導的規劃模式。地方營造的設計手法在外國已實踐經年,至近年才在香港興起。不過,過去大多數只是舉辦幾個公眾參與工作坊聽取民間意見,建造完成再由政府部門以傳統辦法管理。我們發現,要有更合乎社會意願的公共空間,可持續的地方管理實在不可或缺。從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的經驗所得,具彈性的設計和回應式管理能讓場地更以人為本。管理者持續地觀察各類設施的受歡迎程度,再適切地定時調教或更換設施以回應使用者需要。舉例來說,長廊鋁製棚架本來沒遮蔭並放上混凝土磚作坐椅用,但經實地觀察後發現使用率低,後來在僅僅三個月間,便改放桌子及長凳,變成工作室和飯廳,更加上遮蔭和人造草皮,進化完成後深受用家歡迎。

第三,是先導和沙盤實驗。卑路乍灣海濱長廊最大特色,是地上可移動的卡板。一般的公園,不論是坐椅和遊樂設施都是固定的,建好了便難以改變,而且直接或間接控制了使用者的活動模式,甚至坐姿。相反,長廊上的卡板讓巿民隨意移動和組合,讓任何用家都可以自主地創造個人喜愛的空間和裝置。例如變成可推動的點心車、城堡、大斜坡等。變化多端的組合,充滿着民間創意,就連原設計者都始料不及。可喜的是,由參與者自行建設的公共空間令他們對該處產生了更大的歸屬感。調查組更發現,參與空間建設者不只是孩童,不同年齡和種族的成年人亦樂此不疲。

第四,是用家為本,迅速回應。任何設計都難以滴水不漏,用家的喜好亦各有不同。例如燈光,總有人嫌太光,有人嫌太暗。管理者在收集用家意見後應作客觀分析,並迅速作出改善。我們發現,當用家給予良性意見後獲得適切回應,會增加他們對場地的歸屬感。例如在長廊寵物角開放時,附近居民投訴燈光太猛,後來管理者便立刻調低燈光亮度,投訴大幅下降。

最後,是能力建設。傳統的公園為巿民提供休憩設施,但對鼓勵創意和發揮潛能的效益非常有限。卑路乍灣海濱長廊運用了可移動卡板和其他的裝置,讓用家可隨心隨意地自行創建空間,促進了朋輩之間的社交和合作。從實地觀察所得,兒童與家人或朋友(包括認識和不認識的,也包括不同國籍的),不論是砌城堡、推雪橇,或共同轉動新年大全盒等活動,藉着可移動的組件,增強了街坊鄰里彼此間的共融氣氛,重拾久違了的獅子山精神。

事實是,海濱的實驗,仍在不同的場地進行中。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跳出框架的嘗試令我們快速地吸取經驗。另外,團隊亦正繼續推動更新穎更活潑的海濱設計,我們會積極從實驗成果中學習,務求為巿民帶來更多元化的海濱體驗。

吳永順(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

http://avincentng.blogspot.hk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