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語音社交將怎樣改變網絡生態﹖

2021-03-29 00:00

社交媒體百花齊放,用戶成為「社交遊民」,按個人需要同時活躍於多個平台。過去一段時間社交遊民們又結「新歡」,一款主打語音社交的平台快速竄紅,用戶在直播聊天室中可跟全球用戶就主題用說話自由討論。語音社交開啟了甚麼可能﹖

上月一個來自美國、主打語音交流的社交平台Clubhouse,在中港台及日本等地爆紅,吸引不少名人或各個界別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參與其中。其實早在一月底,平台在全球已擁有約二百萬名用戶,有音樂人、運動員、企業家等等。

平台形式類似網上研討會。用戶進入聊天室後,可聆聽他人就各類話題展開的對話,想發言可「舉手」,經主持人批准後發表意見。用戶亦可自行開設聊天室,並主持對話。當對話結束,聊天室就會關閉,平台不會保留直播的對話錄音。

Clubhouse爆紅勝在實行飢餓行銷和名人效應。它目前只有iOS版本,並同時採取邀請限額制,新人要得到現有用戶用有限的名額邀請才可加入,使人們以獲得邀請為榮。此外,早期用家由矽谷創投界的猛人到歌手明星,均是在各個產業及社會具影響力的人士,Tesla創辦人Elon Musk便曾在平台上開講,吸引大批用戶旁聽,成功製造話題。

具有相同概念的語音社交平台如雨後春筍。Twitter正測試一項名為Space的語音新功能,僅開放予少量用戶使用並收集意見。其玩法跟Clubhouse相似,不同的是,Twitter將保留錄音三十天,主持人可以下載副本,而講者亦可下載其發言的文字記錄。

過去的社交平台,均旨在搶奪用戶眼球,Twitter、facebook更多呈現文字,Instagram主打相片,YouTube則是影片。語音平台的魅力在於毋須盯着屏幕,可一邊聆聽內容一邊兼顧其他事,有需要時才插話,符合現今社會人們一心多用的心態。

Clubhouse與同樣以聲音為媒介的播客(podcast)不同,前者更着重即時互動的社交元素,聊天室隨時開始,只要主持人點名,人人都有發言機會,增加互動,主持人也毋須準備一成不變的內容,可透過觀察聊天室內人數變化知道聽眾的反應,從而調整內容。

前文提及,Clubhouse採取有限額的邀請制,產生了排他性,通過邀請而建立和慢慢擴展的社群,較容易保障聊天室討論內容的質素和氣氛。惟隨着平台日漸普及,排他性和其帶來的好處會漸漸消失,內容質素自然變得參差不齊,語音社交平台將要面對如何定位的難題。

惟普及娛樂與深度討論是否無法兼容於同一平台?主持人或許是箇中關鍵。每個開啟聊天室的人是該場討論的主持人,而Clubhouse給予主持頗大的控制權,主導誰人可以發言。

這種主導權使主持人可以決定聊天室的定位,並有辦法控制對話的質素。主持人負責邀請其他人發言,若能夠囊括不同個性和觀點的人,可達致多元討論。主持亦可以挑選聽眾,讓他們提問、表達個人意見及回應其他講者,促進交流。若遇上言之無物卻又滔滔不絕的講者,主持人則可將他變回聽眾。

在台灣,已有創作者利用Clubhouse製作成節目。有主播開創參與式新聞節目,每早與聽眾討論全球新聞大事,讓意見領袖和群眾對等溝通,不但意見多元並存,主持人和各種專業背景的聽眾,更可核實各方提供的資訊。而主持人亦盡力歸納、總結內容。

另一個語音社交平台面對的挑戰,是未來該如何賺取收入。由聽眾付費可能是答案之一。Clubhouse行政總裁曾表示,有意透過訂閱制、售票活動及聽眾打賞等方式,令用戶可直接利用平台謀生。另外,Clubhouse已推出計畫,準備挑選二十名新晉創作者,提供資源、設備和宣傳,助他們建立固定聽眾群,並通過節目賺錢。

播放純聲音廣告也可能是語音社交產業謀利的出路。Google的廣告管理系統正測試在串流服務中投放聲音廣告,並跟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等多家語音服務平台合作,使廣告能夠跨格式無孔不入地接觸消費者。

語音社交讓用戶可以和他人實時交流,同時釋放雙手雙眼兼顧其他事,有其吸引力,但長遠始終要面對如何定位,並取得盈利的挑戰。語音社交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歷久不衰,大家拭目以待。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