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指通關未必要完全「清零」

2021-03-15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疫情持續,中港兩地仍未通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內地傳媒鳳凰衛視專訪時表示,政府希望可以達到「清零」,但指現實上難以做到完全「清零」,並指由於無法避免輸入個案,但需有嚴格的外防輸入政策,又指本港「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嚴的地方」,因每人在入境時亦需接受檢測,並需等到獲得陰性結果才可離開機場,亦需檢疫二十一日。她續指,在本地個案裏內,現在需要再控制源頭不明個案,並指政府會繼續努力,但指「也沒有說,定要香港甚麼都是『零』才可以通關」,並認為需要再等待一段時間。若現在情況可以控制,可以逐漸增加正常的人員往來。

她亦指,早在去年十一月,已與廣東討論通關問題,當時亦未有提及需看到本港「清零」才可通關。她認為,只要本港能控制好疫情,加上擁有大量的檢測能力,加上疫苗的接種,均有利於日後通關的。她亦再次呼籲市民支持疫苗接種。並指疫苗接種的比例相對高,整個社會則較安全,而其他地方亦會更願意與本港人員之間的往來。

被問到早期的防疫措施是否有改善空間時,她則指,每一件事都可以做得更好,並指抗疫的過程需要不斷總結經驗,並要調節政策,又指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病毒,全世界亦在摸索傳播途徑、潛伏期及抗疫手法。她指,推行每一個政策時不能不顧後果,並舉例指「若一開始所有東西停止,大家像宵禁在家裏不准出來,機場關掉,口岸關掉,我想今天香港已經不可以運作」,並否認政府不夠強硬。

另外,林鄭月娥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時亦提到,經歷疫情香港經濟向下、失業率上升,市民最希望看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大灣區是最好的切入點。她形容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來得非常合時,香港會積極穩妥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規劃中提到支援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之外,還加入支持香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及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同時也為香港居民在內地居住、生活、就業創業提供更多機會,相信稍後會推出很多便利措施。

另外,本港開始疫苗接種計畫,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希望接種疫苗計畫能控制疫情,並可以恢復商業活動,期望下半年經濟有較強復甦動力,預料本港的經濟增長將在百分之三點五至五點五之間。他續指,政府面對財赤,未有減少在教育、社會福利及健康護理的撥款,而是減少經營開支,以及落實公務員編制零增長。他亦指,政府會繼續投資在有巨大發展潛力的行業,包括金融服務及創科行業,亦會推廣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以及保持金融業的活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