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低密度方式及早介入治療 領情緒受困者走出低谷

2021-02-28 00:00

新生精神康復會一四年起與本地大學合作研究,在香港實行英國「心理治療普及化計畫」(Improving Access to Psychological Therapies,IAPT)的可行性,並派新生會臨牀心理學家到英國深造低密度(low intensity)心理治療——「單對單的指導式自助治療」(Guided self-help),回港後遂發展本地化的情緒GPS服務計畫。

情緒GPS服務計畫屬於「階梯支援模式」(stepped care model)服務,由心理健康主任提供一系列的指導式自助治療,利用認知行為治療的原則,以簡單易學的方法去改善情緒,減少心理負擔。提供服務的專業團隊以心理健康主任(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ficer)為主,並由臨牀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 進行培訓及督導。

心理健康主任及臨牀心理學家同樣是助人紓憂解困的職業,但實際工作卻有所不同。新生精神康復會臨牀心理學家楊翠兒 (Gladys) 指出,心理健康主任的工作屬輔助醫療性質 (Paraprofessional),是以單對單低密度方式 (low intensity) 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向服務使用者提供專業的評估及早期介入服務,鼓勵他們應用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去改善情緒,減少心理負擔,跟進的個案主要為受輕中度抑鬱或焦慮情緒困擾人士,如驚恐症、廣泛焦慮症及抑鬱症等。

至於臨牀心理學家則是進行高密度(high intensity)心理治療,主要跟進對象為嚴重的情緒困擾。在情緒GPS服務計畫中,臨牀心理學家會定期與心理健康主任一同檢視個案,並就個案情況提供專業意見。

受情緒困擾人士不容易傾吐心事,直至遇上有人願意付出時間和精神聆聽他們的故事時,才會慢慢打開心房。新生精神康復會心理健康主任岑瑋倫(Will)深諳每次面談都得來不易,故會用心聆聽每一個故事:「他們常常會很驚訝,為何一些瑣碎小事,我都會記得清楚,但對我而言這是很正常,因為我們真的有用心聆聽,自然不會錯過任何細節。」

外界往往對心理健康主任有刻板印象,以為他們是「專家」,便不會有任何情緒問題。有一次,Will與服務使用者會面時,他不自覺地按摩肩膊,希望紓緩酸痛,對方見狀即予以問候,Will坦承自己前一晚睡得不好故身體不適,對方卻感到驚訝。「對方說沒有想過心理健康主任也會睡得不好。其實,心理健康主任也是人,也會有不適的時候,這是很正常的事。」

曾經,有服務使用者傾訴心事後感到很內疚,擔心自己在求助時不斷發放負能量,會影響心理健康主任的情緒。Will卻認為,心理健康主任與服務使用者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就像一同學習的同路人:「當我聽到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時,能夠見證他們的轉變,我認為反而是一種力量,對自己也有啟發。」

擔任心理健康主任者,除了要滿足學歷要求,也有些性格特質,例如想幫助他人的心、成熟冷靜及有耐性,而創意更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心理健康主任需要聆聽他人心事,並且客觀地分析事件,從而建議解決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發揮創意才可以幫助對方。就像最近受疫情影響,以往常用的減壓練習大都難以執行,我們便要絞盡腦汁想出不同的點子,按服務使用者的狀況構思不同的練習,協助對方培養出積極態度。」

由於心理健康主任往往像朋友一樣,給予聆聽的空間,讓受困擾者暢所欲言,曾有不少服務使用者在完成服務後,希望與心理健康主任成為朋友,Will卻會一一婉拒。「因為我們的專業,對方才會坦誠傾訴,一旦成為了朋友,大家相處的模式會改變,所以我們需要保持專業的界線。事實上,正正在有限的會面之下,我們才更能聚焦問題,努力尋求解決方法,這既是限制,也是優點。」

擔任心理健康主任兩年有多,Will深感工作為他帶來難以言喻的收穫:「這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能夠陪伴對方經歷人生的轉變,十分難得。」在香港,心理健康主任的工作正處於發展階段,Will未來會緊守崗位,繼續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專業而貼心的服務。

了解更多——「賽馬會情緒GPS心理支援計畫」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慷慨捐助,「賽馬會情緒GPS心理支援計畫」不但為受輕中度抑鬱或焦慮困擾人士提供評估及早期介入服務,更為有興趣提升身心健康的公眾和有需要接受更深入心理治療的人士提供相關的情緒治療和服務。如有興趣,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egps.hk或致電3188-2550向查詢。

新生精神康復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