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難民同行】難民家庭橫跨三大洲 離港赴美與至重聚
2021-01-30 00:00
這個家庭橫跨三大洲的逃難旅程,就在地球另一端延續。
一起欣賞園中綠葉轉紅,安然度過每個季節的變更,這看似平淡的生活卻絕非必然。對於這個離鄉別井多年的難民家庭來說,能夠與家人在安全的地方再聚首一堂的機會彌足珍貴。拉娜帶着兩個孩子到達美國後,終於能夠與相隔多年未見的妹妹團聚,她感觸地說:「我們都哭了,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能再次碰面。這就像我的夢想終於能夠實現。」
這些年來兩姐妹都只能以電話隔空相見,因此碰面後無所不談。由分享家庭和朋友的狀況,到細說過去日子發生的大小事,她們娓娓道來各自的故事。拉娜亦與妹妹分享一家三口在香港的經歷,包括那些聽起來難以克服的挑戰——極為昂貴的租金及滯留在港不能工作的限制……妹妹聽畢也深感訝異:「我無法想像你在這些條件下是如何生存。」
「我們都慢慢改變了,彼此都有所成長。」拉娜道。相聚的過程中充滿了此起彼落的笑聲,令拉娜感到無比窩心:「當我再遇見妹妹,我感到終於有人可以依靠。即使我倒下,她會扶起我,將我緊緊抱住;她會在這裏支持我。」
排除萬難才能再遇見家人,但這個難民家庭並非每個成員也有機會重逢。拉娜的父親還身於東非的故鄉,許多時她必須透過第三方才可與當地的家人聯絡,但為求安全通話時也不會提及當地情況等敏感話題。相聚後姊妹二人一起以視像致電父親,他流露出興奮的神情,卻也不禁歎言何時才有機會與她們共聚。拉娜對父親的想念也是同樣強烈:「我很想與父親見面,他明年將踏入七十歲了,我不清楚還有多少時間與機會,但我希望整個家庭都能團聚。」
碰上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肆虐,拉娜一家在這個艱難的時刻要適應新環境毫不容易。由於當地不少政府部門因為疫情嚴重只提供有限度服務,她在到埗後要花加倍的時間與努力才能聯繫到不同部門,以跟進她的文件和預約查詢;在住屋方面,在當地找到居所需要的運氣並不亞於香港,既要在現時的市道遇上相宜的租金價格,也要碰到願意出租給他們的房東,因此他們目前只能暫居於妹妹家。
幸而,這安排變相也令這個難民家庭有更多與親人共聚的機會。拉娜十分慶幸這段日子有可愛的小侄女相伴左右。她和妹妹平日也會帶孩子們到公園玩樂或到鄰近的商場逛逛。鄰居非常友善,拉娜的子女更迅速與鄰家孩子成為朋友,不時相約到附近地區走走或踩單車。她的女兒亦雀躍地分享:「我在這裏已有十五個朋友,他們都與我住得很近。我們會照很多相,邊走路邊談天說地。」
家庭和鄰舍的支持都給予拉娜重新出發的力量,但她亦明白到在現實環境下,要在美國繼續從事法律專業相關的工作將相當困難,所以向來樂觀豁達的拉娜,對必須作的改變也處之泰然:「行政工作也好、文書工作也好,或做兩份兼職,只要可以投入社會我都願意嘗試。這也不過是人生的旅程,要發生的事情總要發生。我們應該慶幸自己還擁有生命的氣息!」
重新安置後的生活,是充滿挑戰的。在香港已取得碩士學位的拉娜決心繼續進修,希望能學習更多實用技巧及獲得證書以助她早日找到工作。為了掌握美式英語的發音,她每星期也會上免費的網上英語課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她的女兒也稱讚她的英語進步了。拉娜希望能在兩兄妹成長的過程中作為他們的榜樣,以樂觀堅毅的態度迎接各種挑戰:「我仍然抱有希望,這些難題終會得到化解。」
已在這個地方建立了新社交圈子的兩兄妹,還是會想念在香港的朋友,不過憶起在港的日子,二人便馬上裝出痛苦的表情:「香港實在太熱了!這裏的天氣很好,不炎熱也不潮濕。」然而現在令他們最不習慣的地方,是這裏不再像香港一樣光亮。「在香港處處都是街燈,但這裏一入夜就甚麼都看不見。」
對於經歷了重重難關的拉娜來說,無論在多黑暗的路上,只要堅持便能看見光明。儘管香港只是中轉站,但那些是好是壞的回憶,都深埋在拉娜一家三口的腦海之中,成為他們建立美國新生活的基石,正如拉娜的人生哲學:「所有東西都是人生經歷。再者,我感恩有我最愛的家人在一起!」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截至一九年底的統計數字,世界上每一百人就有一人因衝突或逼害被逼流離失所。可惜因為各國的政策所限,每年能獲重新安置到第三國家的人數不多,於一九年就只得約十萬人。難民署一直積極為難民尋求解決方案,透過自願返回、重新安置、融入本土,以及其他輔助途徑,讓他們能夠重獲尊嚴並在和平環境中生活。
本文為聯合國難民署【與難民同行】專訪系列之二,未來的日子將會繼續有新文章,敬請留意。
(註:為保護受訪者身分,文中的拉娜為化名。)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