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反駁垃圾貿易自由港指控

2021-01-2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即將推出廢物管理長遠策略藍圖,以更有效推動減廢回收。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香港廢物管理策略。

有環團批評香港為國際洋垃圾貿易自由港,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反駁指,二〇一六年本港有二百七十萬公噸廢塑膠轉口量,至去年已減少至九點六公噸,幅度大減。

綠惜地球反駁,過去兩年非法運輸量明顯增加,透過自由港等轉口地,偽裝成廢品來源地,情況並非已過去,證明環保署過去對問題懶散,認為更應吸取教訓未雨綢繆。

不時有塑膠垃圾運入香港,立法會昨日討論減物管理議題,環團綠惜地球引述國際刑警的報告,點名香港一直擔當「垃圾貿易自由港」角色。

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就指報告並無有關指控,只有在提及國際間非法貿易時,有一句提及比利時有七個貨櫃經香港轉口。

他指,在規管跨國有害廢物的《巴塞爾公約》生效前,全球有大規模廢塑膠貿易,但隨內地收緊廢物入口和《公約》正式實施後,經本港轉口的廢塑膠大幅減少逾九成,認為環團提及的情況已成「歷史問題」。他又引述數據,由一六年至去年的本港廢塑膠轉口量數目大減,他更期望今年管制生效後,數字「將跌至更微不足道」。

他重申,受《公約》規管下,只有乾淨、單一的塑膠廢料才可進口本港及必須回收再造,其他就要向環保署申請許可證。

綠惜地球之後反駁,上述並非「歷史問題」,近年轉口量雖然減少,但舉例菲律賓前年退運一個來自香港的有害電子垃圾貨櫃,認為問題未完全改善。團體擔心沒簽署《巴塞爾公約》、香港最大廢塑膠來源地的美國,繼續利用香港轉口廢品,促請政府增加監管美國進口的貨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