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破格抗疫 邁向清零
2021-01-20 00:00抗疫接近一年,限聚令此起彼落,晚市酒吧餐廳空空如也,人流轉至私人場所、郊野公園、商場。為了徹底「內防擴散」,甚至有建議進一步禁堂食,禁商場營業,禁足令,以「杜絕」街上人流達致清零。然而,如此思路推演,商界能否繼續忍受財政困難,市民能否繼續抵住抗疫疲勞,公司能否繼續維持在家工作?
首先,應進一步發揮「安心出行」的跟蹤能力。現時香港絕大部分商場,辦公樓已出示「安心出行」二維碼供市民掃描出入,但至今仍未聽聞「安心出行」能廣泛追蹤密切接觸者。相反,參考新加坡為例子,疫情追蹤系統「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和星版「健康碼」─公共場所訪客登記系統「安全進入」(SafeEntry),成功糅合藍芽及二維碼技術,自動追蹤密切接觸者,令所需時間從四天縮短到兩天。疫情期間開門營業的公共場所,包括學校、工廠、超市、電影院等,均被強制要求安裝該系統,通過掃碼即時登記所有來訪者身分資訊。在此情況下,顯然新加坡式的全境追蹤系統才能有效辨識潛在確診者。
其次,應確保有足夠後勤支援支撐檢測等工作。上月,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曾提到,一個確診者,技術上是需要動用數以百計的人力,才能找到全部潛在被感染者。以目前政府調動了一百名紀律人員負責追蹤確診者,技術或只能追蹤到一個患者身邊的密切接觸者。回顧去年,當中央收到特區政府的請求,國家衞健委立即組建為數六十人的「核酸檢測支援隊」、「方艙醫院支援隊」協助特區政府抗疫。未來,如香港在後勤支援上需要支持協助,筆者深信中央定必再馳援抗疫。
第三,應適度放寬食肆酒吧等處所營業時間。目前,絕大部分市民在室內場所已有很高自我保護意識,出入公共場所時配戴口罩;食肆亦嚴格按照衞生防疫要求,安排足夠社交距離,要求食客符合相關規定,食肆感染群組愈發見少,商場及食肆已非「內防擴散」的病毒溫牀;加上政府的保就業及相關的財政支援未必進一步提供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適度放寬營業處所的限制,讓商戶更大空間自力更生,避免因形勢所逼而結業導致失業率進一步攀升。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有醫學專家說,這場「抗疫馬拉松」至今只跑了一半,如何保障港人可在漫長征途中穩步衝線,特區政府或需有更大勇氣與毅力,與社會各界一同守護我城。
百川匯政策研究委員會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