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三人疫亡 包括49歲長期病漢

2020-12-15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新冠肺炎疫情的死亡個案一直以年長患者為主,惟近日卻開始出現變化,不少未滿五十歲的患者病情嚴重,甚至病重死亡。本港昨再新增三名確診者離世,其中一名為有長期病患的四十九歲男子,為第四宗五十歲以下的死亡個案。醫管局臨牀傳染病治療專責小組成員胡德超昨表示,過去十一個月曾留醫深切治療部的病人,半數都是七十歲以下,呼籲市民只要有輕微症狀亦應盡快求醫,「不要想着看多兩天先,很多時兩天後情況會插水式轉差」。

第四波疫情下,年輕死亡的個案似乎有上升趨勢,本港昨新增三名確診者離世中,包括一名為有長期病患的四十九歲男子。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表示,該名患者確診前一日,即本月八日,已送亞博社區治療設施,並在翌日因情況轉差被送到聯合醫院,惟情況一直惡化,至昨早十時不治。她表示,雖然患者有長期病患,但情況未嚴重至要送院,故安排其前往亞博接受治療。至於患者曾接受過甚麼的藥物治療,她則指手上沒有資料。

此已是三日內第二宗中年患者死亡,不過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翻看數據,四十至五十九歲的重症患者比率與年初時相若,只是過往社會忽略年輕重症患者,故有重症患者年輕化的錯覺。

胡德超昨日再提醒,勿因年輕而輕視疫情。他又表示,留意到不少患者留醫深切治療部一兩日已現抗體,反映或早已於一星期前受感染,提醒延遲確診會令病情加重。

他續指,不少重症病人感染初期只有輕微喉嚨痛或發燒,故未測覺自己已感染新冠肺炎,直至感染第二周觸發因子風暴。他又指,疫情下很多市民不會外出,故不會發現自己已出現無聲缺氧,「很多病人在牀上打機,認為自己沒事,但其實血含氧量低至八十幾、九十,直至去完廁所後,才知自己有少少氣喘。」他呼籲,市民可以在家中走動六分鐘以測自己有否較平時更易氣喘,「如有氣促應盡快求醫,不要等多一兩日,因那一兩日會很影響治療效果。」

另外,兩名同於昨日離世的確診患者,分別為東華三院何玉清翠柳頤庭六十九歲男院友及昨日確診的七十三歲男患者,本港離世確診者增至一百二十人。昨日確診的男患者於本月十二日因發燒及含氧量低入院接受治療,一直需要呼吸機協助呼吸,情況持續惡化,僅三日即不治離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