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強積金首推派息基金 打工仔應否「轉會」?

2020-12-14 00:00

藍籌收息股向來不乏追捧,但自滙豐暫停派息、煤氣減送紅股後,不少人正另覓能獲穩定回報的投資工具。事實上,面對市況波動,打工仔如何打理每月「上繳」的強積金供款,也是一大學問。有強積金受託人早前推出首隻具有派息特性的基金,打工仔決定是否「轉會」時,該作甚麼考量?

有強積金受託人數月前推出「MPF退休收益基金」,是首隻派息、涵蓋退休前後的強積金投資基金。該基金二成至六成資產投資股票及與股票相關資產,其餘投資於債券、存款等。它會定期派息至強積金帳戶,目標年度化派息率四厘。但由於它是非保證基金,不保證派息次數及金額。

至於派息的用途,六十五歲以下成員的派息會自動再投資於該基金;當年滿六十五歲或以上,派息便會撥入「MPF利息基金」,可讓成員分期提款。「MPF利息基金」具有本金保證,過去一年、三年、五年的累積回報率,分別為百分之零點五、百之一點五一及百之一點五三。

現時全球陷入超低息環境,如果「MPF退休收益基金」的回報率(包括利息及基金價格)能達到每年最少百分之四,確實頗為吸引。假設一名二十歲打工仔開始為強積金供款,他月入兩萬,往後四十五年的薪金沒有調整,而基金每年派息四厘,並將利息繼續放在基金投資,他在退休時的累算權益將達二百八十九萬元,即他在四十五年間的九十七點二萬元供款,升值近兩倍。

風險一:經濟不明朗 會否出現「以本派息」?

不過,「MPF退休收益基金」也有其風險,當經濟環境不似預期,回報便會減少。

首先,該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和債券,屬於混合資產基金。一般投資股票的比例愈高,風險便會愈高,而該基金投資股票及與股票相關資產的比例最高達六成,受託人能否平衡回報與風險,相當影響基金的表現。

根據積金局發表的《強積金制度2019年投資表現》,在混合資產基金中,投資二成一至四成股票的基金,在過去五年及十年的年率化回報均為百分之二點四;投資四成一至六成股票的均為百分之三點五。

風險二:往績欠奉 難評表現優劣

由此可見,投資兩至六成股票的混合資產基金,在短中期的平均每年回報均不足百分之四。面對世界政經局勢動盪,基金未來數年的回報或會更波動,準備「轉會」的打工仔要有派息或整體回報率不足百分之四的心理準備。

根據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的建議,派息往績、派息來源分布等,都是評估派息基金表現的重要元素,可讓投資者了解基金能否緊守其聲稱的派息目標。但「MPF退休收益基金」僅推出數個月,往績不多。

基金經理何小姐接受智經訪問時指,很多人覺得「派息」可定期「有錢落袋」,等於把積蓄增值,但上述基金暫未有往績可循,建議投資者選擇基金前,應至少看其過去五年的表現。

另一邊廂,打工仔不應以為只要每月「上繳」強積金強制性供款,退休生活便有足夠保障。智經過去就本港退休保障制度進行研究,發現強積金制度有改善空間,其中一個方向是鼓勵僱員額外供款。政府可考慮出資,透過配對供款方式,按入息劃分不同的配對比率,鼓勵個人自願供款。為協助較低收入人士增加退休儲蓄,有關配對比率應較高。舉例,每月入息為一萬或以下人士,每作出一元自願性供款,政府可作出五毫配對供款,配對比率為五成。配對供款的好處是鼓勵市民儲蓄,並透過複息滾存,鞏固打工仔的退休保障。

事實上,退休後如何打理強積金和積蓄是一門學問,購買年金是其中一種選擇。有別於基金投資,年金屬保險產品,讓投保人把資金轉化為長期穩定現金收入,以應對長壽帶來的財務風險。

強積金以外:年金終身保障 惟欠彈性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於一八年推出「香港年金計畫」,年滿六十歲或以上人士便可投保,保障年期和入息期均為終身。以六十五歲投保一百萬元為例,男性及女性投保人每月固定分別可獲發約五千八百元及五千三百元,年金率達約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七。

與「香港年金計畫」相比,選擇「MPF退休收益基金」的退休人士日後有權提取本金,彈性較大;年金則只可在保單生效及保證期內,透過部分退保來提取保單內的現金,或申請醫療和牙科開支特別款項提取,但日後保證每月年金金額、身故賠償等金額,便會相應調低。不過,由於兩者特性不同,市民選擇前應先認清自己的需要。

打工仔想退而不「憂」,打理好強積金資產是重要的一環,所以選取基金時應加倍留神,並要及早主動儲蓄和理財,方能迎接美好的退休生活。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