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生活縱難捱 亦總要繼續

2020-08-28 00:00

中美貿易戰、政治爭拗撕裂社會,加上疫情反覆未定,好比三座大山壓在香港之上。這份壓力是由上而下,並非對於單一階層而言。對於僱主和打工仔女來說,現在是坐在同一條船上,只有同舟共濟、同心同德,才能攜手到達安全的彼岸。

不過,在當前社會氣氛下,政府的任何舉措都容易被政治化、陰謀論。不少人不問事實,立場先行,反對派政客抹黑政府政策及內地的支援,而一些立場相對中立的公眾人士為求力保個人形象,躲避網絡欺凌,而刻意與內地及特區政府保持距離。他們不理祖國抗疫的成績、全方位對香港的支援,以及內地人民全力支持政府抗疫,全民復工復產的現實,依然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待內地的一切。

正所謂,一葉障目。這些偏見亦決定了香港目前的困境,令疫情未能控制之餘,全民檢測被抹黑,飲食旅遊業瀕臨崩潰,工商業嚴重停滯的境況。要知道,目前內地抗疫的成功,除了靠市民自覺配合,醫療團隊的努力,全民檢測起到了關鍵作用,加上健康碼的應用,令復工復產成為可能。

近幾周,我與不同業界的代表會面,他們紛紛向我表達疫情下的困境。上周五我向政府轉達了美容業界意見,建議在足夠的防疫措施下,容許部分風險較低的業界有限度復工;對被強制停業的行業,盡快設立下一輪資助計畫。同樣,「禁堂食令」不僅令飲食業界苦不堪言,對眾多「無飯家庭」來說,也是每晚都「搵食」艱難。

政府亦算緊貼回應了業界的呼聲,今日起,放寬晚市堂食至晚上九時,限兩人一枱;重開戲院、美容院以及較少身體接觸運動戶外場所。疫情起伏之下,防疫措施的鬆緊不但要緊貼形勢,盡快定奪;亦需盡量體貼民情,以免為人詬病。

我們明白市民的健康要放在首位,防疫措施的重要。那我們就能不能放下成見,一齊去探討可行的措施,令維持基本的社會生活變成可能嗎?為何有內地、澳門的成功範例之下,我們就不可以取長補短嗎?

疫情一夜之間就消失,生活縱使艱難,依然要繼續。我們是時候要開始探求並適應一種疫情常態化之下的工作生活模式。

林健鋒(經民聯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