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生態遊是旅遊業救亡良方?

2020-08-28 00:0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受到重創,旅遊業是受到最嚴重影響的行業,目前多國的跨境旅遊幾乎停止,聯合國最近的報告指全球旅遊業已損失至少一點二萬億美元,香港首半年的訪港人數只有去年同期的一成,有工會更指本地已有逾百間小型旅行社倒閉。

為了救亡,旅遊發展局於六月中推出「旅遊.就在香港」計畫,鼓勵市民參與本地遊,當中探索香港自然景致是五大主題之一,亦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主題。其實香港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單單是今年二月,到訪郊野公園的人次就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可見本地生態旅遊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大嶼山尤其東涌地區,是其中一個擁有多樣生態旅遊資源的地點。

最近綠色力量公布《東涌區生態旅遊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受訪市民認同東涌具相當吸引的生態旅遊資源,分別有超過八成受訪市民認為東涌的生態、自然景觀(例如鳳東飛瀑)及戶外康體空間(例如東澳古道)具吸引力;亦有分別超過七成及五成受訪市民認為東涌的歷史文化(例如東涌炮台)及宗教(例如羅漢寺)具吸引力。然而調查亦發現超過九成受訪市民只願意付出不多於二百元來參加生態旅遊,當中近六成人更只願付出不多於一百元。有別於外地收費入場的國家公園,香港絕大部分的自然景致均是免費開放的,所以除了交通費用和隨團伙食費外,本地「生態團」很難說服消費者付出其他的費用,因而令領隊及導遊的收益有限,要利用本地團救亡,就必須糾正市民對「生態團」的誤解,提升專業價值。

其實生態旅遊的原意並不止是走到大自然參觀,本地一些數十人甚至上百人一窩蜂走到郊野的商業旅行團更是與生態旅遊的理念背道而馳。國際生態旅遊協會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一種對環境負責的旅遊,當中包含支持保育、尊重及回饋當地社區,以及可持續發展,亦涉及專業解說和教育的旅遊方式,提升旅遊經驗。

上月綠色力量舉行「東涌河保育與發展」交流會,就以東涌生態旅遊為討論重點。與會的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副系主任及副教授張定安博士指出,縱使生態旅遊是商業運作,但需有較大的人數限制,領隊有責任管理參加者的行為,即時糾正參加者一些破壞環境行為,而生態旅遊需在經濟上支持自然保育,營運者亦要協助景點的可持續管理,並在旅遊中加入教育元素,是一種較高階的旅遊模式。

綠恒生態旅遊首席顧問謝宇德亦指出過往市民參加大澳當地的白海豚觀賞團,只須付出二十元,坐船出海看一看海豚就回程,雖然費用廉宜,但遊客的滿足度卻偏低。反而遊客參加受培訓的導賞員帶領,講解白海豚的知識,同時參觀大澳的棚屋和地質景觀,即使費用較過往價格高近十倍,但參加者的反應更加理想,對行程的評價更好。

政府計畫加倍資助旅行代理商舉辦綠色生活本地遊,希望藉此帶動本地遊,鼓勵市民親近大自然,體驗綠色生活。以東涌為例,縱使擁有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若果缺乏規管、培訓和規劃,任由消耗生態的「生態團」將大量遊客帶到景點,放任自由活動,勢必損害東涌的生態資源,最終削弱本地遊的吸引力,殺雞取卵之餘,還須環境復修及處理垃圾,可謂得不償失。若政府認真看待生態旅遊,就必須摒除傳統旅遊的思維,保護生態旅遊資源及協助業界正確地發展,更重要的是擔起監管的角色。

鍾翠珊(綠色力量教育及項目經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