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培訓建造工人刻不容緩
2020-08-27 00:00建造業近期不斷有不愉快的事情接二連三發生!業界在七月期間發生多宗致命工業意外,令人惋惜及震驚!其後,新冠疫情再度在社區爆發,多個建築地盤出現確診患者,亦對業界的工作環境備受關注。同時,特區政府剛公布最新失業率,整體為百分之六點二。但建造業則「冠盡全行」,錄得百分之十一點二,就業不足率高達百分之八。以上都是特區政府需要在短期解決的問題。長遠而言,建造業必須要面對一項棘手問題,就是業界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
每一波經濟危機的出現,都對建造業構成負面而沉重的影響。由於本港經濟是以服務性行業為主導,每當出現經濟不景氣,服務行業必會首當其衝,其次就是建造業。很多店鋪因經濟不景而擱置翻新工程,從事裝修行業的工人,被逼無限期停工。工會在過去兩個月對建造業工人展開就業情況調查,向四萬多會員進行訪問,調查結果發現從事裝修範疇的失業率,較地盤(即樓宇、公共工程)和維修為高,達到三成。同時,失業的裝修工人大多來自「五十一至六十歲」,和「六十一至七十歲」兩組年齡階層,兩者共佔了六成半。與此同時,立法會的「拉布」,令到大型基建無限期暫停,有很多從事基建的工人,被逼待業。這批已達到「師傅」水平的工人,因「無工開」而轉行至其他行業,最常見的是保安,他們因轉行而將所有手藝都「帶走」,導致傳統工藝逐漸流失。
最令人擔憂的是,建造業與其他行業不同,進入建造業的門檻雖低,只要不怕辛苦就可以。但是要達到「師傅級」的專業水平,需要五至十年的時間經驗累積,方可做到「師傅」。因此,有部分較年輕的工友因入行時間較短,未達到「師傅」程度,可能因經濟環境欠佳而被逼「轉行」。殘酷的現實就是,業界將會流失一批有志投身建造業的「生力軍」。
事實擺在眼前,特區政府當務之急,必須加大力度在業界培訓工作。若果業界長時間在培訓上出現缺口,未能即時「補位」,再過多十年,建造業明顯出現嚴重斷層的情況。若果特區政府日後在工人嚴重不足的時候,才開展培訓工作,未能即時可以有大批已達「師傅」級工人能夠提供。政府必須要在市場上投放更多金錢在招聘工作,增加了工程的開支成本。
另外,政府相關培訓機構在推行培訓政策上,更加難上加難,原因是經濟不景及「退休潮」的影響下,已無「師傅」可為「新入行」工人提供專業訓練。有見及此,政府可以趁這段時間作長遠的投資,讓「待業」或「開工不足」的工人,提供有津貼的專業培訓,讓入行幾年的建築工人,培訓成為「大工」(「熟練工人」的簡稱)。當經濟好轉的時候,就可以為業界提供足夠人才。「有危必有機」—政府應該需要在「危機」中尋找「機會」,作業界長遠的發展及部署。
黃平(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