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教育保育休閒 海洋公園爭立會支持

2020-05-22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海洋公園財困瀕臨破產,政府月初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五十四億元「救亡」,今日第三度於財委會「闖關」。為增加獲得撥款的「籌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昨聯同海洋公園召開記者會,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及補充建議,剔走其中一千三百萬元成立檢討小組的開支,直接提出初步擬定重新定位三大發展方向,決定脫離傳統主題公園模式,調整甚至縮減機動遊戲規模,日後重點鞏固教育保育角色,並結合南朗山及周邊地區發展為休閒度假區。局方需修訂現行公園條例,並調整營運模式,不排除將部分設施批出專營權予其他機構經營。

政府早前將一百零六億元申請撥款發展七個新主題區,改為向立法會申請五十四億元「救亡」,但過去兩次財委會均被議員連翻批評,認為局方未能清楚解答園方日後部署及前景。邱騰華昨與海洋公園董事局副主席劉鳴煒再拋出方案「游說」,他指公園確實需重新定位,審視發展及經營模式,明白議員關注園方將來的定位,政府昨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及補充文件,提出海洋公園三大發展定位。

邱騰華指,過去兩星期與園方傾談下,認為雙方最大的共識,是園方在教育及保育上均有聲譽,是公園最大的資本,因此未來的定位會確立和善加利用有關優勢;第二項為因應園內的機動遊戲開支沉重,加上其他主題公園亦有相類似設施,因此海洋公園應脫離傳統主題公園的發展模式,建議考慮縮減及調節機動遊戲,避免大規模投資興建機動遊戲,以將資源回歸教育及保育工作,但他指不等於要將全部機動遊戲拆卸,例如可增加歷奇設施。

至於第三項建議,邱騰華指,會進一步發展公園成為一個主要的度假勝地和休閒區,配合園方酒店和水上樂園等景點,增加入場人士逗留時間,同時亦可利用園區附近地方,包括遊艇會、香港仔避風塘等,以結合南朗山等周邊地區,帶動南區經濟。

邱騰華指,海洋公園調整發展模式需五項額外工作,當中包括在現時《海洋公園公司條例》之下,園方無法發行股本,亦未必能有效地把業務推廣至其他地方,有礙公司集資和發展,日後要檢討公園營運模式,並檢視是否維持園方直接由海洋公園公司管理的方式,抑或試用其他方法,例如把部分設施批出專營權給其他機構經營,又或與商業機構合作營運,又或是更改收費模式。

現時海洋公園公司的用地只能用於非牟利海洋館及公園和其他輔助用途,缺乏彈性作其他用途以增加收入,邱騰華指,現時亦可考慮檢視有關安排;同時亦需審視資金財務安排,以及配合未來南區的發展。邱騰華指,現時五項工作已開展,爭取今個月獲得撥款。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