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宅將現「供應地陷」 籲政府省程序追落後

2020-05-0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於二○一八年起將公私營住宅比例改為七比三,減少私樓以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團結香港基金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私人住宅供應量在去年起急跌,預料供應不足的問題將於二○二三年起浮現,該會副總幹事黃元山解釋,由於近年多幅私宅用地由改劃而來,因此發展周期較長,部分更長至八年才落成,他形容將會出現「供應地陷」;至於長遠供應的洪水橋發展區等多個綜合發展項目亦因不同原因延誤,該會促請政府必須透過省卻官僚程序,盡快增加住宅地供應,目標將私宅供應量增加至二○一八年的二萬伙水平。

政府前年將新落成公私營房屋單位的目標比例從六比四調整為七比三,《長遠房屋策略》的私人住宅供應目標因而被大幅削減至一萬二千九百伙水平。團結香港基金認為,本港私宅供應用地本來已十分短缺,但經調整後,當局在公營房屋用地亦未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令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更為嚴峻,預料供應不足的問題將於二○二三年起浮現。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解釋,政府在修訂公私營房屋比例後,於賣地市場推出的用地愈來愈少,再加近年多幅私宅用地由改劃而來,因此發展周期較長,部分更長達八年才能建成,他形容屆時會出現「供應地陷」。他稱,私宅落成量於去年已明顯下跌,遠低於過往一萬八千伙的平均數,他認為政府急需追落後,增加私宅用地供應,並以二○一八年的二萬伙為目標。

政府在減少私宅用地供應後,公營房屋用地亦未能跟得上,黃元山指出,屬長遠供應的洪水橋發展區等多個綜合發展項目亦因不同原因延誤,因此認為政府必須「造大個餅」才是最可取的方法。他批評,政府轉了公私營比例後,早前直接將九幅分別為安達臣道及啟德的私樓用地轉為公營房屋用地,惟建造公營房屋的速度卻未如想象中快,又沒有增加地皮供應,因此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對於政府預計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樓潛在供應達九萬五千伙,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認為,政府對有關數字過分樂觀,並強調政府近十年對私宅供應量的估算,多次均低於實際落成量。他解釋,每個建築項目的發展周期亦不同,以港鐵項目為例,部分需要六至七年才能建成,惟政府卻直接將該批用地視作未來三至四年的潛在供應。

葉文祺對公營房屋的供應亦不樂觀,他認為過去五年,主要公營房屋土地來自改劃用地,未來亦以這類用地的供應較多;不過現時政府已有多個可發展住宅的用地,亦因為官僚程序未能發展。因此他認為政府應透過化簡程序,如將大規模用地分開改劃程序,以及將部分程序同時間進行,以加快整個流程。

他建議,政府在改劃土地供應上革新程序,授權一個中央小組,以協助相關申請單位進行規劃及提交有關土地發展的申請,減省行政程序及加快進度,及時提供土地資源及房屋供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